第二十七章雁北见故人 (第2/3页)
“有劳济安了!”
“不敢!”
张虞迟疑几下,说道:“虞本校兵吏虽为骑卒,但军中颇缺马匹。”
杨赞瞬间明白张虞之意,笑道:“平城临近边塞,应有不少马匹,容赞清点治下马匹。”
“多谢公叹!”
张虞至雁北地区屯兵,本担心地方官吏会与自己不和。今见是故人任职,让张虞稍微安心许多。
与杨赞会面之后,张虞未在平城内扎营,而是率兵至离平城七里远的白登山筑寨。
而之所以至白登山立寨,倒不是张虞有意追寻古人痕迹,而是占据白登山,便能俯瞰平城周围,具有居高临下之势。且山上有泉、池、溪流,便于张虞本部兵马获取资源。
在白登山立寨之时,杨赞没有食言,让县吏送来六十余匹马,虽说其中大半是驼马,但总归是马。从另一角度来看,算是杨赞向张虞的示好。
“校尉来了!”
修筑营垒时,张虞亲自检查营地的修建工作。
郝昭眼尖,看到张虞头上的鹖毛,立刻指挥军士散开,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
“伯道!”张虞喊道。
“末将在!”
郝昭从人群中而出,应道。
“鹿角弄得如何?”张虞问道。
郝昭领着张虞而行,指着差点便能完工的鹿角,说道:“校尉,鹿角制作十之八九,请校尉检验。”
郝昭、张辽、什翼作为张虞帐下的三大将领,三人各自负责部分营寨的修缮。如张辽被安排去挖粪坑,什翼负责营地内草木的清除,而郝昭则是修缮鹿角。
行军下营除了考虑到军事地理问题,更是要考虑到手下将士的吃喝拉撒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对主官的能力有不小的要求。所幸张虞读了不少兵书,加上黄巾之战的历练,料理八百号人不成问题。
张虞摸了摸鹿角,说道:“鹿角修缮好后,记得按照营图位置摆放。”
“诺!”郝昭点头应道。
巡视完鹿角,张虞带着郝昭往外头走去,问道:“这几日带兵情况如何?手下人是否服你?”
郝昭挠了挠头,说道:“帐下两百号人,不少是我招募之人,或有欺负我年少者,但都被打服了。今带兵以来,我从兄长言语,与士卒同甘共苦,将士多有爱戴。”
张虞帐下的将吏呈现年轻化特征,郝昭、张辽、郦嵩岁数都不大,一旦被人小觑,兵就不好带。
兵马组建以来,为了尽快能上下一心,张虞不止一次与部下开会,研究如何带兵,讲授军中纪律。
“伯道!”
张虞耐着性子,说道:“百夫之将,夙兴夜寐,言辞缜密;千夫之将,直而有虑,勇而能斗;万夫之将,外貌桓桓,中情烈烈,知人勤劳,悉人饥寒。”
“伯道当下做事勤勉,与卒同劳,仅能为百夫之将。若伯道欲更进一筹,需扶持心腹,寻觅爪牙,代你劳行琐碎之事。而你多思行军作战,取胜制敌之道。我观伯道资质非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