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铩羽而归 (第3/3页)
想掉头逃命,但后面是鲜卑士兵,根本不准他们逃命,用刀和短矛逼着他们冲锋。
无奈,剩下的羌人士兵只得哭喊着奔跑,在奔跑中不断栽倒,距离石墙还有百步,一千三百多名羌人士兵几乎都死伤殆尽,他们的奖赏梦也随之破灭。
没有了羌人士兵为盾牌,后面的吐谷浑鲜卑士兵也进入了严重伤亡的模式。
但在伤亡近一千五百人后,剩下的吐谷浑士兵终于冲到了石墙下。
隋军在筑石墙的时候便考虑到了敌军会冲上前,阴世师制定了三个方案,第一个远程防御方案,以弩箭为主;第二个是兵临城下方案,改为长矛和弩箭并存的方式;第三个方案便是撤退到第二石墙方案。
其中第三个方案是最让敌军绝望的方案,他们不知道隋军一共筑造了两座石墙,就算他们拼死攻下第一座石墙,还第二座石墙在两里外等着他们,如果慕容顺知道还有第二座石墙,他也绝对不会全军压上去拼命了。
这时,曹太岳已下令进入第二个方案,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士兵举起长矛,第三层的士兵依旧在放箭,射杀后面的吐谷浑士兵,这时,后援士兵继续放箭,但一部分士兵进入了替换准备,准备替换伤亡的隋军士兵。
两千名吐谷浑鲜卑士兵蜂拥而上,举起短矛和隋军激战,他们可不是普通的羌人士兵,而是近卫军,装备要比羌人士兵好得多,他们基本上都是中原士兵的装备。
唯一不一样的是,他们选择了短矛,这也是因为他们不是军阵作战,而是各自为阵,用五米的长矛就很不方便,他们选择了八尺的短矛,在两米五左右,在马上使用非常灵便。
双方的伤亡都在迅速增加,隋军也开始出现了严重伤亡,原因是吐谷浑队伍出现了一支两百人的特殊士兵,投矛军。
这让隋军始料不及,当两百投矛军在人群中突然,他们一起举起五尺短矛投向隋军士兵,密集的短矛呼啸射来,隋军士兵躲闪不及,纷纷被短矛刺中,伤亡开始迅猛增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