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王可正号位 (第2/3页)
靠着借上头时的冲动,才敢拿木棍、木矛,穿着芒屩布衣跟着他们舍命厮杀。
但冀州持有强弩甚多,假如遇到矢如雨集,百姓恐怕会被打的作鸟兽散,何况没有了百姓,就靠他们几家部曲也撑不住啊!
幸好派人打探得知冀州的中山、常山、河间、渤海各郡国已分崩离析,青州军正在顺势攻打冀州,袁氏自顾不暇,哪有空来管涿郡,众人瞬息心安神定。
数日之间,诸多豪族在各县先后斩杀袁氏的官吏起事,以此响应青州。
刘备仔细地看到这里,后边祝贺他为汉王的话语,便快速的一扫而过。
难怪诸葛瑾走路都气喘吁吁,这封竹简书信比平日里的都要厚重不少,一片竹牍的空余,倘若控制好字体,大概能书写三十余字,而这一卷信札,刘氏宗长足足写下近千字。
除了恭敬地祝贺他匡扶汉室,讨平各地诸侯外,就是细致的说了他们的功劳与苦劳,虽然远在幽州,但他们是最早为汉家拨乱返正,以图中兴的郡县。
什么上谷、代郡、广阳、渔阳的豪族扶危定乱之举动,都没有涿郡的果断与迅速。
中山靖王那一脉的宗长更在书信最后宣称道:“孝平以来,王莽篡位汉室,幸获光武中兴,传至孝灵而复失天下,众庶引领,四方瓦解,诸侯割据以争天命,汉王起于行阵之中,躬自奋击,兵强士附,威加山东,复我汉家宗庙,使高祖、文帝、武帝、宣帝、世祖、显宗、肃宗无恨九泉。”
“光武以来,未有若此功者,大王功高于汉家,执此之时,海内滔滔,雒阳空虚,社稷无主,宗庙无人得奉,恐天命将坠于地也。”
“昔日光武皇帝从蓟县还冀州,过范阳至中山,便有群臣复上奏:大王有功于汉家,而更始因其资以据帝位,不能奉承大统,如今参分天下有其二,跨州据土,带甲百万,言武力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臣闻帝王不可以久旷,天命不可以谦拒,惟大王以社稷为计,万姓为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