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第3/3页)
驳回诸将立功之心,他都忍不住想下令,不管以后再杀了谁,头颅就不用这么大老远送回来给他看了。
又不是匈奴、乌桓、鲜卑、羌族单于之首级,还可以悬挂在蛮夷邸,以示万里,以彰显大汉之威。
这些反叛的诸侯就算了,只要还没名晃的裂土称王,在验明正身之后,直接便可以就地掩埋。
他又不是赵无恤,非要用敌人的头颅作为饮器来喝酒。
在细致的寻问过淮南诸事后,刘备摆了摆手,笑着让赶来护送的骑士,先去军营歇息。
再给每人赏赐三千钱,布帛十匹,以犒劳他们一路风尘仆仆的艰辛。
其中有一信使听见汉王此话,忍不住立马跪倒在地,情绪激动地拱手道:“此乃分内之事,何须大王赏赐财帛,我征讨淮南之时,早已立下功勋,不愁分田赏谷之事。”
“如今河北、中原、淮南百废待兴,各处都需要钱财,大王不如用赏吾之财抚恤百姓,慰民疾苦,使得天下早日大治,重开盛世之风。”
刘备听见此话,眼神一亮。
自打他进封汉王后,麾下就没有几人敢直言相劝了。
连荀彧、荀攸、郭嘉、孙乾等人,劝起话来都要拐弯抹角,生怕让他不喜。
只有云长、益德、子龙、宪和、子经还有老师卢植依旧如故,遇到事情也敢与他据理力争,让他有些恼怒的同时,也在心中窃喜与众人感情如故。
刘备目光落在人群后边,肤色比较黝黑,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的军士身上,遂笑起来,用手指着问道:“壮士是何处人士,怎能如此谦虚,难道不知道我汉家,无论事情大小,皆是功必赏、过必罚吗?”
“此乃汉家取信之本也,备亦不可有失,不然如何能让天下信于我,汉家有赏,情不可却啊。”
害怕对方没听懂,刘备也愿意先轻笑解释道。
你要不要是一回事,我会不会给又是另一回事。
况且这时拒绝,岂非在得罪身旁的袍泽?
说话间,刘备给了对方能下去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