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这是【大帝成长计划】,不是【大将成长计划】! (第3/3页)
题。】
【开阳末年,有不少的奴婢、刑徒参加起义;同时在一些割据势力的军队中也有不少的奴婢、刑徒,更有一些在土地兼并中失去自己田地的农民。】
【楚世昭多次下令让大臣清查户口,而晟武十三年十一月,派遣文俞实行大索貌阅,由各地官吏按户籍上登记的年纪、体貌进行核对,避免有士族、豪强隐瞒户籍、私藏奴婢之积弊。】
【自永晋帝一朝以来,户口隐漏日趋严重,国家所能直接掌握的劳动力减少,而地方豪强地主占有的人口却不断地增多,很多地方都有土地投献的做法,不少人借此隐藏户籍,自甘士族、豪强之奴籍。】
【这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力量。】
【比如说在北方,由于规定未婚只缴半租,有的地方户籍上都不见有妻子的登录在户口名册上。】
【有的豪强大族,一户之内有数十家,人数多达数万,国家赋税收入因此锐减。】
【当然,楚世昭也并非苛待之人,大索貌阅的内容之中也有安抚百姓的举措,例如说要貌定百姓的三疾状况,按照不同程度的情况,给予百姓免税、降税的福利。】
【晟武帝楚世昭还规定,凡是出现户口不实的情况,地方官吏一级跟着一级都要被处以流刑,他还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并强令亲属关系远于堂兄弟者,一律析籍分户。】
【这样,楚世昭的做法既增加了收入,也防止地方豪强和官僚勾结,营私舞弊。同时,从豪强手里将原来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也有利于增加国家的劳动力,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数月之下的检查户口,新编入户籍的高达一百七十余万人。】
【晟武十四年,在平定天下,使其复一后的第八年,你的国家收入达到了1000万石,这几乎是和永晋初期的年税持平。】
【自晟武八年时,全国人口濒临崩溃只留有四百二十万户,两千多万人的人口,再到晟武十四年,全国人口五百四十万户,平均每年增长人口约为二十万户,一年接近百万人的增户,可见楚世昭治理天下的才能。】
【晟武十四年二月,楚世昭立十二岁的楚济邦为太子,并将杨方的女儿杨鸢许配给了楚济邦。】
【晟武十四年三月,匈奴人之间发生了一场牵扯极广的内乱,这使得一部分匈奴人南下,希望能够得到楚世昭的垂青,助他们夺回草原,为此,他们愿意认可楚世昭亦是草原的共主,奉称‘可汗’。】
【楚世昭思虑再三,婉拒了此事,他不想为了一时的虚名,陷入一场没必要的战争,毕竟谁也不清楚这么多年过去了,草原上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
【与其损耗自身的军事力量,不如坐观两虎相争。】
【晟武十四年四月,贵妃李凤宁为你生下了三子楚济民。】
另一侧。
李凤宁的拳头都快要握碎了。
正宫不是她,就连老二都不是她,她居然给排到老三的位置去了。
忍气吞声下,李凤宁再看着楚世昭这一步步堪称典范的表现,心中更不是一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