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一章 魏王要去青华观,好,去请晋王(第一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百七十一章 魏王要去青华观,好,去请晋王(第一更) (第2/3页)



    如今马周正式从太子左赞善大夫升任太子少詹事,同时还兼任御史中丞。

    加上皇帝对他信任,他在皇帝面前的庞大影响力,东宫在朝中的威望立刻回到了从前,甚至还要更上一步。

    不仅如此,有不少人还记得,马周当年入了皇帝青眼,便是因为他住在李大亮家中,给李大亮出谋划策的时候,给皇帝看中,然后直接调入门下省。

    少数对朝局敏锐的人,突然发现了一个恐怖的事实。

    尚书右仆射高士廉身体不是太好,中书侍郎岑文本又是马周的老上司,马周和李大亮关系很好,如今又是御史中丞和太子少詹事,吏部尚书侯君集这两年又比较沉寂。

    也就是说,在无声无息之间,马周已经成为了皇帝不在长安时,整个长安真正的运转核心。

    或许皇帝本身就是这样安排的。

    马周其实是他最信任的臣子……

    李世民目光看向群臣,神色微微黯然,然后说道:“三月十五日,是皇后生辰,到时,朕会和太子,还有朝中三品以上官员,齐聚太乙青华观,观太乙青华帝君开光仪式,同时为皇后祈求冥福。”

    “臣等领旨!”群臣齐齐拱手。

    李世民微微摆手道:“好了,退朝吧。”

    “臣等恭送陛下!”

    ……

    东宫崇德殿,李承乾坐在短榻之上,神色有些游离。

    张玄素,马周,李安俨,长孙祥,令狐德棻,萧钧,薛万备,刘仁实等人各自站立两侧。

    “殿下可是还在想皇后的事情。”马周突然开口,群臣的目光立刻落在了李承乾的身上。

    “嗯!”李承乾深吸一口气,摇摇头道:“太乙青华观的事情,诸卿有空的话,就多去看看,若是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及时弥补,如今还要半个月的时间,一切还来得及。”

    “喏!”众臣齐齐拱手。

    “对了,还没有恭喜张卿,令弟考中进士,家族传承不绝,为官有道,恭喜了。”李承乾看向太子舍人张大象,笑着点点头。

    张大安他是见过的,那是个性格敦厚的年轻人,可惜张家已经有张大象在东宫了。

    “多谢殿下!”张大象起身,躬身道:“臣弟此番不过是侥幸而已。”

    “不算侥幸的。”马周接口摇摇头,说道:“此次科举,若非崔玄籍出身河北,这一次的科举首名未必轮的着他。”

    李承乾诧异的看向马周,问道:“爱卿,此次科举还有什么不为外人所道的内情吗?”

    殿中群臣同样诧异的看向马周。

    马周点点头,说道:“诸位难道没有发现吗,崔玄籍本身出身河北,袁异弘虽然是汝南袁氏子弟,但实际上却是出生在河北道沧州,至于张大安,张舍人,若马某记得没错的话,你们是家在魏州吧?”

    “是!”张大象认真点头,他们一家虽然是出身敦煌张氏,但因为祖辈履职,早就定居魏州。

    “所以其实根本上讲,这一次吏部科举试的前三名,全都是河北人,只不过崔玄籍出身清河崔氏更加直接一些,所以他才能够直接被选为状元,不然的话,为状元的,就是其他人了。”马周直接点破了这里面的要害。

    “马卿是说,父皇在为稳定河北做准备。”李承乾顿时明白了过来。

    皇帝在积极的准备东征高句丽,出兵的时间,也就在这几年。

    在此之前,他自然要好好的安抚一下河北人。

    如今的河北,虽然说朝中并不是太重视,但是因为河北的人口还没有到后世那么多的时候,所以矛盾并没有那么激烈。

    安抚一下河北人,到时候,征调河北的民夫运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