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三章 贞观十七年,齐王李佑起兵谋反(第三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百四十三章 贞观十七年,齐王李佑起兵谋反(第三更) (第2/3页)

。”

    “太子该称岳丈才对。”一侧的长孙无忌突然间打趣了一句,顿时,从皇帝到房玄龄,高士廉等人全都大笑了起来。

    “岳丈,新年安康!”李承乾红着脸再度举杯躬身,然后说道:“岳丈少饮些,以养身体。”

    “臣是听劝的,少饮便是!”魏征一句话,目光却看向了皇帝,李世民顿时无奈的笑了起来,然后微微举杯,一口饮尽。

    魏征这才转过身看向李承乾,神色肃然的说道:“太子,日后行事,太子当多注意民生疾苦,切记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

    “孤谨遵良训!”李承乾立刻认真躬身。

    他听的出来,魏征这番话,其实是在告诉他,要多用心的在朝中底层,培养未来更长远的人才,而不知如今就在中枢争抢权利,这样的太子,才是皇帝喜欢的。

    “殿下请!”魏征看到李承乾听进了他的话,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刚要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李承乾突然开口:“少饮!”

    魏征一愣,随即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

    两仪殿中,李承乾一路敬酒,杨师道,刘洎,岑文本,然后来到了侯君集的面前。

    侯君集举着酒杯,看着李承乾,神色复杂的说道:“殿下,恭喜殿下。”

    “陈国公,新年安康。”李承乾认真的看着侯君集。

    侯君集笑笑,然后轻叹一声说道:“臣有些后悔了,当初应该听殿下的才对。”

    说完,侯君集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前年底的时候,李承乾给过建议,希望侯君集能够到边州去任职。

    若是真的能够如此,那么去年薛延陀之战的时候,就是侯君集领军出战,一战之下,直接以军功再度封相。

    不像如今,他虽然以吏部尚书,行雍州长史,但实际上多以雍州长史履职,吏部他至少要划一半权力出去。

    而雍州虽然是天下之首,但实际上立功之处寥寥,便是抓捕谋逆刺客那种事,侯君集在其中的功劳很少。

    没有功劳,就无法拜相。

    就像是刘洎那样,虽然参知政事,但始终无法更进一步,原因就在于他的功劳不够。

    侯君集如今也是一样,身为雍州长史,吏部尚书,这个位置却困住了他,反而是李勣,通过这一仗,坐稳了兵部尚书的位置。

    柴令武在后侧看着,看着侯君集有些落寞的神色,目光不由得沉思了下去。

    ……

    宰相,六部尚书,六部侍郎,九寺寺卿,九寺少卿,诸州刺史,诸部郎中,中书舍人,给事中。

    殿中群臣,李承乾一个个都敬了过来。

    群臣都非常恭敬的一饮而尽,大家都是目光敏锐的人,魏王连续两年新年大朝不至,太子又多得圣宠,基本都能看得出太子的位置十分的稳固,根本不是魏王能够动摇得到了。

    不知不觉之中,李承乾已经来到了柴令武的面前。

    “表弟!”李承乾笑呵呵的看着柴令武,说道:“一年辛劳,新年安康。”

    “殿下新年安康。”柴令武立刻举杯,神色诚恳的一饮而尽

    李承乾举杯同样一饮而尽,然后才看着柴令武,说道:“表兄如今回到代州了吗?”

    柴令武顿时面色一紧,然后说道:“三日前,随英国公一起返回了长城之内。”

    大唐和薛延陀的战事虽然已经结束,但大唐的军队还没有完全退回到长城之内。

    李勣如今也在军前。

    李承乾笑着说道:“什么时候,等到表兄回到长安,孤再和表兄和上几杯。”

    “是!”柴令武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李承乾笑笑,朝其他人走去。

    柴令武你别看他在长安城耀武扬威,但实际上,他最怕的人,就是他的兄长柴哲威。

    长兄如父啊,关键时刻,柴哲威是真的会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