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一章 太子妃,颇有皇后之像(第三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百零一章 太子妃,颇有皇后之像(第三更) (第2/3页)

见郑国公夫人,顺带见一见郑国公的小女儿。”

    “小女儿?”苏淑诧异的抬头,说道:“今日没见啊!”

    “当然没见。”李承乾摇摇头,说道:“郑国公的大女儿嫁给了韩王叔,小女儿无论如何都是不会和宗室联姻的,但不妨我们去让别人这么想……记住,什么都不要去做,见一面就好。”

    “是!”

    ……

    洛阳,紫微宫。

    乾阳殿中,李世民站在丹陛左侧,看着挂在墙上的高句丽地图,但他的神思却根本不在这里。

    “陛下,臣以为不可,郑仁泰乃是左卫中郎将,掌管左卫数千大军,如何能和东宫联姻。”房玄龄跽坐在长孙无忌的身后,对于长安送来的,东宫请纳郑氏女为太子良悌事表示反对。

    “左卫中郎将罢了,大不了调任左右威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都是可以之事。”长孙无忌看向皇帝,认真说道:“陛下,此事终究是太子妃所提,若是否决,那么恐怕会令人心动荡啊!”

    李世民目光凝重起来,他之所以如此犹豫,就是因为这件事情是太子妃所奏。

    若是太子或者东宫其他臣子所奏,李世民直接就否了,但是太子妃,又有不同。

    那毕竟是他李世民已经生了两个孙子,并且即将要生第三个孙子的太子妃。

    若是太子妃安静不动,那么什么事也没有,但太子妃一旦动起来,就是在说她这个做儿媳妇的,对皇帝去年的事情表示不满。

    如果是李承乾表示不满,李世民立刻就是一巴掌扇过去,但是苏淑表示不满,那么朝野都会认为是皇帝错了。

    皇帝逼的东宫太子妃都不得不出来自保。

    不得不说,这件事情,是李世民之前怎么都没有想到的。

    “陛下,便是郑仁泰调离了左卫,但是他在左卫多年的人脉还在,总不能将这些人全部都调离左卫吧。”房玄龄已经表示不赞同,有句话他没有说出来,当年玄武门,皇帝凭借八百人就能够翻天覆地,太子有了左卫相助,未尝不可以。

    “那就是将这些人全部调离左卫,有什么不可以的。”长孙无忌直接反驳了一句。

    房玄龄顿时无语,他不明白,长孙无忌为什么在这件事上这么支持太子。

    “好了。”皇帝终于开口,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同时微微躬身。

    李世民看向高士廉,问道:“舅舅,你觉得如何?”

    高士廉看了房玄龄一眼,然后看向李世民说道:“太子妃主动为宗室开枝散叶,这让老臣忍不住的想起了当年,皇后为陛下广纳天下贤女为妃之事,何其相似啊!”

    房玄龄的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高士廉将太子妃和皇后联系在一起,这让房玄龄如何辩驳。

    而且这番话也是相当有道理的。

    “是啊,家有贤妻其家不败。”皇帝终于点头,说道:“太子妃贤惠,又能约束太子,将来未尝不能约束天下女子,她难得开口,朕又如何能不答应。”

    “陛下!”房玄龄下意识的想要阻止。

    李世民轻轻抬手,张阿难从一侧走了出来,然后将一本奏章送到了房玄龄身前。

    房玄龄愣了愣,但还是打开了奏本。

    然而看了第一眼,房玄龄的脸色已经难看了起来:“陛下。”

    “己酉,有星孛于太微,”皇帝轻叹一声,说道:“这本奏本是前天送上来的,新任太史令薛颐上言‘未可东封’,也就是说,封禅泰山不可。”

    “陛下!”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杨师道全部匍匐下去,只有褚遂良还在安静的记着。

    “天象有变,加上泽州瘟疫,若是这个时候,朕否了太子妃的奏请,那么天下人恐怕都要将一切都怪罪于太子身上。”皇帝一句话,群臣的骤然色变。

    尤其是房玄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