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孤的人用在西边,更令父皇安心(第四更) (第2/3页)
他是李靖的长子,以他任松州司马,可想而知皇帝在这件事情上的重视。
“是!”李德謇认真拱手,但惜字如金。
李承乾笑笑,身体微微靠后,问道:“房二这一次调往松州,你和他有没有着面?”
“见了。”李德謇平静的点头。
看到李德謇这幅姿态,李承乾一愣,随即立刻笑道:“他很是狼狈吧?”
李德謇轻轻点头,没有再说话。
他不说,李承乾却能感受到他的放松。
其实说起来,李德謇在松州三年,如今不过才调任从五品上的兰州长史,而房遗爱从长安贬任,便是从五品的松州长史,这里面的差别清晰可见。
当然,这里面的原因,便是因为房玄龄是整个大唐的尚书左仆射。
对于房遗爱,皇帝不仅格外照顾,而且赐嫁公主。
本来应该平步青云,但这下子,却跌到了松州长史。
大家是同样的位置,李德謇有足够的把握,在仕途上狠狠的超过房遗爱。
这才是真正让他放松的地方。
……
“好了,不说他了,你这一次调任兰州,所为何事,兵部说过了吧?”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
“是,是吐蕃之事。”李德謇神色郑重,吐谷浑六年前被大唐击败,三年前又被吐蕃所败,如今根本不是威胁。
吐蕃虽然刚刚迎娶大唐公主,但是,他们却是大唐在西部高原上最大的敌人。
李德謇在松州三年,对于这一点最是清楚。
“父皇的意思。”李承乾轻轻敲敲桌案,说道:“公主这一次往嫁吐蕃,大唐从兰州,鄯州出一万骑兵,调两万吐谷浑骑兵,在吐谷浑高原上,背靠洹河,立阵示威。”
“喏!”李德謇认真拱手。
“此事大局由江夏王负责,你要注意的是,军中士卒上了高原之后,有多少人会得高原瘴,需要让他们及时恢复;同时下了高原回到兰州之后,确定他们当中有多少人得了低原瘴,要统计清楚。”李承乾细细的讲述了高原瘴和低原瘴的事情。
“原来如此。”李德謇面色凝重的点点头,说道:“在松州,也多有此种情况。”
从蜀中上松州,本就是上高原。
“大唐上吐谷浑高原,上党项高原,都会有高原瘴,而吐蕃下吐谷浑高原,同样有低原瘴。”李承乾神色认真,重重的说道:“你要做的,是确保吐蕃人得了低原瘴,军势稍微狼狈,但又不让他们知晓低原瘴的存在。”
李德謇瞬间便明白,这一个秘密,将会成为将来大唐攻伐吐蕃,最大利器。
“这是其一。”李承乾抬头,问道:“孤曾经说过的吐蕃赞普子嗣稀薄之事,你听说过吧?”
“是!”李德謇立刻点头,子嗣之事,关乎国事稳定,一旦出事,很有可能会身死国灭。
“很好。”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两件事,你到了兰州之后,先将大唐和吐蕃联姻之事,在西北大肆宣扬起来,不仅要让吐谷浑,党项,羊同,苏毗之国知晓此事,便是西域突厥,石国,康国,大食等国,也要让他们知晓此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