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一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三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九十一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三更) (第3/3页)

    “大唐志在四方,不是你父皇,也会是你。”长孙无忌稍微提了一句,说道:“吐蕃,蛮荒之地,路途遥远不说,便是打下来了,也没有什么值得的。

    看突厥和吐谷浑,你父皇打下来后,也一样是重立个国王或可汗,让其自己管理,吐蕃也是一样,如今的情况,就算是打下来了,也没有多少价值。”

    “所以,父皇是在用吐蕃人来培育土地,种植粮食,等到将来大唐足够打下来的时候,这些土地和粮食,就正好为大唐所用。”李承乾惊讶的看着长孙无忌,然后又看向前面的御辇,一脸的佩服。

    “你是太子,你应该知道,如今大唐,人口虽然一年比一年多,但相比于前隋时期,还差的很远,所以很多事情,都需要考虑。”长孙无忌看向前方,说道:“便是高昌,魏征,褚遂良,房玄龄他们几个的意思,都是重立一个高昌王,只有你父皇,以西域利益庞大,不可轻弃,才选择了驻兵。”

    “是!”李承乾想了起来,当初他卧床养病期间,关于高昌的事情,朝中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讨论,最后才选择了驻兵,将高昌直接纳入大唐掌握。

    其实不只是高昌,天下的任何一个地方,大唐的皇帝和群臣们,都想纳入治下。

    但如今大唐的人口,只有不到一千五百万,而前隋,却有五千万的人口,还差的太远。

    这种时候,肆意扩张并不是一件好事。

    打突厥是因为要稳定边疆。

    打高昌是因为要丝绸之路。

    打高句丽,就是要掠夺人口。

    吐蕃,打压削弱他的国势,怎么都可以,但是粮食,还是得让他先帮忙去种。

    只有这样,等到大唐杀过去的时候,才能有充足的粮食补给。

    这原本是李世民对李治的期望,但可惜,李治什么都没有做到。

    如今,这一切落到了李承乾的肩头。

    ……

    承天门下,皇帝微微抬手,御辇顿时停了下来。

    “太子!”李世民平静的侧身。

    李承乾立刻催马上前,躬身道:“父皇。”

    皇帝抬头,看着李承乾,说道:“文成这一路之事,你多关心一些,尤其是吐谷浑高原上的迎亲之礼,要让吐谷浑,党项,羊同,苏毗,还有其他各国,看到大唐的威严,又看到吐蕃的虚弱,但吐蕃真正的弱点,只有大唐能够掌握。”

    “儿臣领旨。”李承乾肃然拱手。

    “传旨兵部,鸿胪寺,兰州刺史府,相关诸事,与太子汇报之后,再禀报于朕。”李世民说完,微微摆手,相关诸人立刻躬身领旨。

    四周众人,目光惊讶,但又敬服的看着李承乾。

    皇帝对于太子,对于其他的任何一个皇子,从来都没有这么放权过。

    然而不少人心中疑问。

    皇帝对太子,就真的这么放心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