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九章 太子不过是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的工具(第一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八十九章 太子不过是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的工具(第一更) (第2/3页)

长孙皇后祈求冥福。

    “他们在长安的首尾要全部处理干净。”李承乾快速的说了一句,然后看向殿外。

    于志宁,张玄素,孔颖达,李百药,长孙祥,独孤大宝,令狐德棻,萧钧,裴宣机等一众东宫属官,已经到了殿前。

    贞观十五年,东宫第一次早议,开始。

    ……

    “咚咚咚”不停的敲击声从崇文馆的方向传来,李承乾稍微伸了一个懒腰。

    早议的事情不多,但繁杂,多数是东宫新年诸事重新开始的事情。

    就比如《考工志》,很多工匠已经开始上工,对于他们而言,现在研究出来的东西,哪怕有一样能够登录《考工志,所带来的收益,也足够他们一辈子享用不尽,甚至是延传子孙了。

    李承乾稍微喝了一口极淡的茶汤,开始思索起了日后的事情。

    《考工志》中,刀槊剑甲诸事,李承乾已经或多或少的交给了将作监和兵部。

    里面的很多东西,都不过是只进行了最初步的改造,真正可以有大踏步进展的技术,李承乾并没有拿出来。

    可即便是如此,东宫打造出来的刀剑,在年底的时候,被皇帝赐予了诸多军中将领,各个将领无比欣赏。

    李承乾真正在意的,是船。

    造船就需要人力,需要大量的人力,这可不仅仅是东宫的这些人手能够做到的。

    将作监的很多人手都要调动起来。

    甚至于整个长安城的工匠都需要调动起来。

    李承乾不需要自己出面,有杨务廉和东宫的一群舍人就足够盯住了。

    同样也将东宫的影响力渗透进去,最后再由李安俨悄悄的拉拢人手,效仿百骑司……

    李安俨的身影出现在崇教殿门前,然后躬身道:“殿下吐蕃国使,江夏王,宗正卿,太常寺卿,鸿胪寺少卿,求见。”

    李承乾诧异的抬头:“他们今日便到了吗?”

    “是!”李安俨拱手,说道:“吐蕃国使说,诸事都需要殿下定个大则,才好继续谈下去,江夏王不知道为何也赞同了。”

    李承乾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文成公主的来历,其实长安百姓并不追究。

    皇帝的女儿,除了嫡女以外,有一批人,母或早亡,或不明,但养在长孙皇后的名下,到了快出嫁的时候,才赐予封号。

    对于这种宗室女代替皇帝女儿出嫁的事情,在如今天下还是秘密。

    所以不管是长安百姓,还是吐蕃人,都不知道文成公主,其实并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

    但这种事情,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李道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