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2章 上帝的偏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212章 上帝的偏爱? (第3/3页)



    哪怕现在的信息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闭塞。洛特·杜根也早已经不像曾经那样认为,华夏是一个封闭且落后的国度。

    但人在第一次前往一个陌生的国度时往往会有些犹豫。尤其是对于洛特·杜根这种本来思想就趋向于保守,年纪也不小的老头子来说更是如此。

    纠结的心情也让他感觉更为压抑了。哪怕今天的普林斯顿天气很好,阳光普照。

    带着烦闷的心情走进了办公室,秘书也如往常般端来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

    “杜根教授,今天天气不错。”

    “是的,希望你能度过开心的一天。”

    “我也希望,但这很难。你知道的,现在物价涨的太恐怖了!我已经开始怀疑未来能否顺利支撑到我的支票日。”

    对于这种吐槽,洛特·杜根其实已经听到过很多次了。

    面对这种情况,他也毫无办法。如果他是董事会成员,也许可以建议给学校的普通基层员工多加些工资,但很可惜,他不是。

    于是只能安慰了一句没什么营养的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但愿如此。”

    目送着秘书走出他的办公室,洛特·杜根本就不好的心情更加阴郁了。

    今天他就没听到什么好消息。除了天气不错之外,简直就没什么能让他开心的事情。

    坐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喝了口咖啡之后,洛特·杜根便压下自己不太爽利的心情,打开了电脑。

    邮箱提示有他关注的人发来了邮件,洛特·杜根戴上眼镜,打开了邮箱,然后便看到被系统置顶的那封邮件。

    是他最看好的那个新一代年轻人乔喻给他发来的邮件。

    是的,很早之前洛特·杜根便将乔喻的名字放到了他邮箱中特别关心的位置。

    洛特·杜根相信不止是他。作为世界上任何一位负责任的知名数学期刊主编,大概都会这么做。

    所以是乔喻亲自邀请他去参加月中的讲座么?

    抱着这样的想法,洛特·杜根点开了乔喻发来的邮件。

    “亲爱的杜根教授:好久不见,见字晤面。”

    “请允许我向你介绍燕北大学在数论领域的新进展,我的一个朋友余伟跟他的导师陈哲论教授共同完成了一篇非常精彩的论文。”

    “论文的题目是《On the Reduction of the Prime Gap to 2 under the Modal Spectral Framework》。”

    “是的,在他们的通力合作之下,将素数上界间隔缩小到了2。毫无疑问,这篇论文在数论研究领域具备突破性的意义。”

    “我在研读这篇论文后,深信其成果跟其独创的方法完全符合《Annalatics》对前沿研究的高标准。”

    “鉴于我跟你之间结下的深厚友情,我向论文作者强烈推荐了,他们也很认真的听取了我的意见,将论文投递给了你们。”

    “我个人十分欣赏余伟与陈哲论教授的合作精神。余伟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学生,也是我的同龄人,展示出了对广义模态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应用能力。

    而陈教授的代数几何背景则为整个研究注入了新的视角。两人不仅完成了理论构建,更通过深入的数学计算与模型验证,确保了每一步结果的可靠性。

    希望在你领导下的能够认真对待这篇论文。另外,我打算在即将举办的报告会邀请他们做一些相关的演讲。最后祝我的朋友身体健康,事事顺遂。

    此致

    敬礼

    你的朋友:乔喻。”

    洛特·杜根把这封信来回看了两遍。

    尤其是那句“余伟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学生,也是我的同龄人,展示出了对广义模态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应用能力……”

    别的都还挺好理解的,但这句话他感觉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乔喻的同龄人?意思是跟乔喻差不多大?还不到二十岁?

    所以新生代的数学天才都跑到华夏去了?如果这是真的,上帝该有多偏爱华夏?

    抱着这种心态,洛特·杜根下载了论文……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