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9章 孟厂长同意了研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249章 孟厂长同意了研发 (第2/3页)

然不会下令放大产能。当他们觉得真的有需要的时候,别说区区四百吨,就是四千吨、四万吨都能很快生产出来。”

    陈国泰耐心地解释说道。

    “原来是这样子啊。这其实也就是说,上层计委会根本就不知道咱们农机厂有极其旺盛的蓄电池需求?如果他们知道了,说不定就能......不对,不会这么简单。任何一种产品的产能放大都涉及到许多环节的调整......”

    孟自新一下子陷入了新的思考分析当中。

    陈国泰听得暗暗佩服。

    孟自新虽然是文化程度不高的退伍军人,但当了这么些年的厂长,却也拥有了一些大局思维。

    正常情况下,上层计委会的确不会因为区区一家县级农机厂的需求就贸然调整许多类产品的产供销数量。

    而副县长方锐达掌管的县级计委会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加上政府内部的派系之争,或许还要加上他与陈国泰之间的个人龌龊因素,多半不肯在其中大力活动。

    电动自行车已经风靡灵江县这么久,就连方锐达自己都买了一辆。但方锐达的计委会就是不愿意同意电动自行车立项。这就是明证。

    孟自新跑了好几趟都不起作用。

    “所以说,我们才需要发扬‘不等不靠不要’的革命精神,自己研发蓄电池,自己解决问题。”

    陈国泰微笑着说道。

    “这样子好倒是好,就是全部研究资金都要我们自己出,计委会那里一分钱都不会支持。”孟自新犹豫了一下说道。

    “厂长,当初我研究电动自行车的时候,八字都还没一撇,你就有魄力给我批了800块的研究资金。我想那时候咱厂里肯定也不宽裕。现在咱厂里的小金库里多的不说,一万块钱是有的吧?怎么厂长同志反而犹豫起来了呢?”

    陈国泰笑了笑说道。

    四百多辆电动自行车,真正的生产成本价是97块,上报的成本价是140块。卖出去的大多数都是这个价格。

    但还有一些只是有钱的资本家富人,买价却是160到200不等。

    这就是一万六七千块的纯利润。

    这些钱无疑都归入了农机厂的小金库。

    “嘿嘿,你小子说的倒也是。我也不瞒你,赚的这些钱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