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收复凤凰城 (第2/3页)
南门向丁家趟子逃窜,又遭到事先埋伏在东漏河坎儿上的民团伏击,倭军仓皇逃向坦甸。
陈允哲、林长清率部追击到半夜,这才收兵回城。
第二天一早,民团从草垛、地窖中活捉倭军数十名。
这一仗,歼灭倭军百余人,收复县城,被称为宽甸大捷。
正月三十,宽甸军民三千余人,乘胜收复长甸,毙敌七八十人。
二月初三,军民拔队向香炉沟进军,在村外遭遇倭军埋伏。
双方激战,宽甸军民牺牲近百人,倭军死亡数十人,弃军械、粮食,逃往凤凰城。
二月初六,陈家兄弟带领两千余人,攻下红铜沟,拔掉倭军在金厂、长岗最后两个据点,宽甸全境肃清。
陈家兄弟刚率部返回县城,曲绍扬派的人也到了。
得知曲绍扬要率兵攻打凤凰城,张锡銮最开始有点儿犹豫,后来在陈允哲和章樾等人的劝说下,点头同意了。
于是,陈家兄弟率领团练四千余人,章樾、荣禧率领改编的巡防营等两千五六百人,一同前往凤凰城,跟曲绍扬汇合。
曲绍扬率部一路急行军,终于在二月初十这日,赶到了凤凰城附近。
三路兵马汇合一处,众人见面,共同商议反攻凤凰城之事。
由于野津道贯率领大军救援海城,此时的凤凰城中,倭军不足千人。
不过凤凰城占据地势,倭军在城南的凤凰山和城西北的鸡冠山都设了据点儿,布置兵力防守。
同时凤凰城的城池坚固,一时半会儿的也不容易攻下来。
众人商议之后,由曲绍扬率兵抢占城南的凤凰山,陈家兄弟占领城西北的鸡冠山,章樾等人率军拦截出城救援的倭军。
如此多方配合,尽量拿下两处制高点。
当天晚上,曲绍扬率部偷偷靠近凤凰山,在当地百姓的带领下,抄小路上山,偷袭山上守卫的倭军。
倭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仓皇应战。
一番血战后,战死五六十人,被俘二十多人,仅十余人冲下山去,向城中报信。
凤凰城守军得知消息,觉察不妙,立刻派人往海城方向送信,并传令加强城中守卫。
另一边,陈家兄弟也采取偷袭的方式,摸到了鸡冠山上,杀死数十名倭军。
其余人拼死突围,逃回凤凰城。
二月十一清晨,一南一北两处高地,同时向凤凰城中开炮。
城中守卫的倭军,同样以大炮还击。
但是倭军守卫力量不足,大炮也不多,在清军的南北夹攻之下,城墙和防御工事被摧毁。
“先别急着攻进城,继续用大炮轰。”
曲绍扬并没有着急率步兵冲锋,而是继续开炮,摧毁城中各处防御。
直到城中防御工事尽数被摧毁后,曲绍扬这才率兵,从南门和西门攻入凤凰城。
与此同时,陈家兄弟从北门攻进,章樾等人率巡防营由东门攻入,四下合围,全力剿杀城中倭军。
城中守军本来就不多,在炮火下又死了不少。
不过倭军战斗力还是挺强的,据守街巷,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战斗从下午一直到天黑,最后,守城的倭军死伤大半,只有百余人,从东城门突围逃走。
自打倭军占领了凤凰城后,周围村屯的百姓,也自发结成民团。
定边军和宽甸团练攻打凤凰城,周围的民团就在各处设伏,阻击溃逃的倭军。
那一股逃出凤凰城的倭军,在败走途中,接连遭遇了民团的伏击,最终逃到九连城的,不足半数。
定边军与民团联手,攻下凤凰城,首战告捷。
张锡銮接到消息,立刻带人赶回来,组织民众收拾残局。
“大人,我想率军,攻打九连城,顺势收复安东城。”曲绍扬找到张锡銮,与他商议。
“绍扬啊,九连城有坚固的防御工事,而且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你率军长途跋涉,又刚刚攻下凤凰城,兵士们又累又乏,此刻再去进攻九连城,胜算不大啊。”
张锡銮诸多顾虑,主要是怕凤凰城守不住,于是劝解曲绍扬,不想让曲绍扬带兵攻打九连城。
“大人,正所谓一鼓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