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一章 :表里不一的法国政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三百二十一章 :表里不一的法国政府 (第2/3页)

怒,面带微笑的继续说道:“那就说说你个人的想法吧,反正外交部长的观点也能代表整个外交部门。”

    面对着总理的百般询问,夏尔·德·弗雷西内只能硬着头皮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总理阁下,我认为,以目前的欧洲局势,是不适合和西班牙继续僵持下去的。

    继续僵持下去对我们来说没有好处只有坏处,反而会让德国这些与我们作对的国家找到落井下石的机会。

    倒不如就此和西班牙握手言和,同时划定各自开发非洲的范围,避免与西班牙的进一步冲突。

    等到我们找寻到一个强大的盟友的时候,再和西班牙,德国这样的国家算总账也不迟。在此之前,为了避免遭到德国更过分的外交孤立,我认为一定的退让也是很有必要的。

    西班牙也只是虚张声势,他们绝对不敢与我们爆发一场战争。这次外交事件结束之后,西班牙是不可能继续与我们作对的。

    如此一来,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发非洲殖民地,加入到对非洲土地的瓜分当中。

    我们的敌人德国已经在对非洲的瓜分中获得了很多好处,如果我们继续深陷与西班牙的争端当,德国在非洲获得的土地会更多,我们能分到的土地自然也就更少。”

    夏尔·德·弗雷西内部长的观点实际上也是法国内阁政府其他官员的意见。倒不是说他们胆怯,主要是因为目前法国的外交环境比较差,与周边两大强国英国和德国的关系都不好,还没有强援帮助法国支撑外交环境。

    盲目的与西班牙开启一场争端对法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这也基本是所有法国官员都能够看清的。

    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如此干脆的对西班牙退让。毕竟西班牙只是一个二等列强,法国才是那个更加强大的一等列强。

    要说退让,也应该是西班牙向法国退让才是。怎么退让的反而变成了法国这个更加强大的国家呢?

    其实和法国内阁的诸位官员一样,法国总理亨利·布里松也有着类似的退让的想法。

    他的前任,上一位比较激进的法国总理茹费里在法国国内确实拥有更高的威望,毕竟民众肯定会喜欢更加强硬的统治者,而不是懦弱的只会退让的统治者。

    但茹费里的下场已经显而易见了。虽然多次担任法国总理这样的高位,但茹费里没有任何一届任期是坐满的。

    在一个多月以前,前任法国总理茹费里因为对亚洲作战不利的原因引咎辞职,这同样也是亨利·布里松成为法国新任总理的原因。

    说起来,法国军队之所以作战不利,和西班牙也有很大的关系。

    本来法国军队的进攻是很顺利的,海军和陆军都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但随着战争的推进,亚洲方面也坚定了作战的意志。先不说彻底打败法国人,至少亚洲方面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土遭受入侵。

    越南这些从属国家该放弃可以放弃,但再往北的领土该守的还是要守的。

    就在此时,西班牙与亚洲方面达成了一笔军火贸易协议。大量的西班牙制式长枪运输到亚洲,成了抵抗法国进攻的有力武器。

    法国军队毕竟是跨越万里之遥作战的,后勤补给始终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英国还有印度埃及等大型殖民地作为中转站,也能为亚洲方面提供重要的物资补充。但法国呢,在亚洲除了越南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大规模的殖民地。

    这也是法国军队未获得完全成功的原因,他们最终还是在亚洲军队的顽强抵抗之下,被迫放弃了对越南以北的进攻。

    最后的结果就是虽然法国人赢得了这场战争,但实际上亚洲并没有太大的损失。

    法国人获得的只有越南和柬埔寨,这样的情况类似于之前的突尼斯战争。法国在两次战争中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终取得的战果却不尽如人意。

    更尴尬的是,策划这两场战争的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