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六章 :劳工和粮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二百一十六章 :劳工和粮食 (第2/3页)

位置方面的截然不同。

    巴塞罗那到萨拉戈萨的全程都是相当平坦的平原和丘陵,一路顺着埃布罗河前进,欧洲国家的发达一览无余。

    但从萨拉戈萨进入伊比利亚山脉之后,很难再找到如此平坦繁华的地区。在到达马德里之前,这一路大多都是人烟稀少的山脉和高原,连一座像样的中大型城市都没有。

    这并不夸张,萨拉戈萨到马德里之间存在着一片面积广袤的“无人区”。说是无人区肯定是有些夸张的,这片山区和高原还是存在着一些居住人口的。

    但相较于南部的马德里和北部的萨拉戈萨到巴塞罗那一线来说,中间的这些山地比作无人区也并不离谱。

    这片无人区的面积可并不小,光是萨拉戈萨到马德里一带就拥有数万平方公里的山地,这些土地的可利用价值极低,这也是西班牙发展潜力远远没有北部的法国那么高的原因。

    西班牙的本土面积高达50.6万平方公里,而法国的本土面积也才54.9万平方公里,两者的差距并不大。

    真正让西班牙和法国体现出差距的,是国土面积中的土地类型。

    法国西北部拥有极其广袤的西欧平原,首都巴黎更是位于巴黎盆地之中,极其适合农牧业的发展。

    南部虽然拥有中央高原,但中央高原的西部就是阿基坦盆地。法国的大部分土地都是平原和丘陵,山地只有很少一部分。

    而西班牙接近一半的土地被梅塞塔高原覆盖,南部还拥有佩尼韦蒂科山,莫雷纳山和托莱多山等山脉。

    适合发展农牧业的平原和丘陵只占据很少一部分,这也让西班牙相较于英法德这样的国家在潜力方面落后一大截。

    英法德这样的国家因为拥有大片平原的原因,哪怕拥有几千万的人口,也能做到粮食自给自足。

    但对于西班牙来说,要是拥有大几千万的人口,粮食就很难实现自给自足。

    除非西班牙能够吞并葡萄牙,将葡萄牙广袤的平原区域开垦成耕地,或者全面吞并摩洛哥,扩大自己的国土面积,否则很难再拥有大几千万人口的情况下还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粮食产量能否实现自给自足,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要是没有粮食,哪怕国家治理的再好,在缺粮的时候终究还是会陷入混乱。

    虽然在和平时期也能通过进口粮食来满足国内的粮食需求,但谁能保证自己的国家一直处于和平时期呢?

    当战争来临的那一刻,那些在平时需要粮食进口的国家,就只能付出更大的代价去购买那些高价粮食了。

    这还要考虑到那些产粮国是否愿意出售粮食给自己的问题。因此,实现自给自足也是卡洛对西班牙发展的要求,不管在任何时刻,西班牙的粮食产量都必须要跟上人口增长的速度。

    好在对于目前的西班牙来说,可开垦的土地还是很多的。西班牙本土也拥有大片的土地可以开垦,毕竟此时的人口也才1800多万,还没有到西班牙本土能够容纳人口的上限。

    在西班牙本土之外,几内亚,刚果领地和菲律宾都可以用来种植粮食,西班牙在粮食方面实现自给自足还是没问题的。

    甚至别说是自给自足了,西班牙也是欧洲的粮食出口国之一,每年都会出口大量的粮食,换取外汇购买其他的工业设备或者技术生产资料。

    根据西班牙农业部门的预估,在西班牙人口达到2500万之前,西班牙保持粮食自给自足的状态是完全没问题的。

    人口到达2500万之后,要么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要么就只能开垦更多的土地了。

    好消息是,西班牙距离人口2500万的等级还有较长的距离。真要说人口达到2500万的时间,至少也得等到20世纪到来之时了。

    这中间的时间也是西班牙寻找更多可开垦土地的时间,以及研发更有效的化肥,找寻办法提高粮食产量的时间。

    火车走出山区进入马德里的范围之后,卡洛一直皱着的眉头这才好了些许。

    梅塞塔高原一直是西班牙的痛,也是影响西班牙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但凡将这片地区变成西欧平原或者波德平原那样的广袤平原,西班牙的发展潜力将提升一大截,甚至拥有问鼎世界霸主的机会。

    可惜这终究只是一个美梦,梅塞塔高原完全阻止了西班牙成为世界霸主的可能,19世纪以后的西班牙最多也只是一个地区性强国,一个中上等的列强而已。

    返回马德里之后,卡洛就召见了农业大臣霍维利亚尔索莱尔,询问西班牙目前农业的发展状况。

    虽然西班牙的大部分土地并不适合发展农业,但还是有一些地区是优良的耕地,适合种植农作物以及蔬菜水果之类。

    虽然葡萄牙的平原面积更大,但葡萄牙在粮食产量方面反而不如西班牙。

    西班牙在后世是欧洲最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