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3章 林黛玉的猫咪耳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93章 林黛玉的猫咪耳朵 (第3/3页)

即便女子的衣服比男子的更难做,更费时费力,晴雯也都不会拒绝。

    “能做,年节之前,应该能做成,姑娘的尺寸也不算大。”

    林黛玉欣喜的眨眨眼,“真的,改了这件,再做一件新衣,会不会太劳烦你了?”

    晴雯摇头,“我本来就是后来的,平日分不到什么差事,如今又添了十二个姑娘进来,就更没我的活计了,有大把的时间用来裁衣,若是姑娘也喜欢,我也给姑娘量一下尺寸吧?”

    林黛玉点点头,起身摊着手问道:“这样吗?”

    晴雯又取来了尺子,上上下下的量了起来。

    “有点痒……”

    “不好意思,是我不小心碰到的。”

    “没事……”

    林黛玉脸上微微挂粉,心底念道:“嗯,也算是个好丫头嘛……”

    ……

    冬月二十八,

    苏州署衙银库,

    要说如今苏州最忙的衙门,还不是新成立的市舶司,反而是这银库。

    数九寒冬,衙役们反而赤裸着上身,来来往往的挑着装满白银的木头箱子,清点数目,存入库中。

    各个挥汗如雨,不知寒冷。

    “真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要是都打开摆在面前,如同金山银山一般。”

    苏墨筠捧着一册账目,伴在岳凌身侧,一同查验着每一箱的银子。

    岳凌默默颔首,从他的角度看来,这银子的数目也有点超过预期了。

    苏墨筠又道:“还有人家要以金子来缴税银,世面上的银子越来越少了,连金子能兑的银子都少了,真是奇观。”

    “这么收下去,我只怕银子收没了,苏州城的铺面都是一滩死水,怕是不好在兴起了。”

    岳凌摇头道:“不会收尽的,更何况我们还要放一批银子出去,供给那些来借贷的人去造船。而且,百姓们平日用铜板居多,银子还是这些富户们再用,波及不到百姓,便伤不到根。”

    适时,正有个抬着木箱的小吏,脚下一软,滑倒在地。

    百斤重的银箱子,顺势就滑了过来,眼瞅着就要砸到那人身上。

    岳凌猛地一踏地面,闪身来到小吏面前,在众人惊恐的目光下,一手顶住了木箱,一手将小吏拖了出来。

    片刻安宁,周围一片喝彩之声响起。

    小吏也从惊恐中回过神,立即跪倒在地,拜道:“多谢侯爷救命之恩,多谢侯爷救命之恩!”

    岳凌扶着他起身,又环视了周遭众人道:“累了就都去歇歇,做事可千万小心着些,安全第一。”

    身旁小吏立即道:“不累不累,只是刚才脚下打滑,一不小心就倒了。今日是我们最扬眉吐气的一天了,哪会累呢?”

    “正是!”

    “侯爷,他说的没错。”

    岳凌笑着摇头,微叹了口气。

    小吏还怕岳凌不知他们是什么意思,又解释道:“从前,百姓们只当我们是欺软怕硬的,百姓犯事我们就水火棍伺候,那些有钱有权的,我们是屁也不敢放一个,不知有多少人因为这事,在背后戳我们的脊梁骨。”

    “可那大户谁人敢管,披了这一身皮,那也是祖上传下来的,我们可没什么本事。带簪缨的不敢管,我们泥腿子就更不敢了。”

    “可今天我们从那些大户家中收了这么银子,心里正是爽快,路上遇到的百姓,那都高看我们一眼,虽是借了侯爷的威风,但弟兄们今日真的高兴。”

    苏墨筠上前道:“好好,侯爷知道你们的意思,但也得注意点自身安危,可别乐极生悲了。你呢,也别在这忙着了,累了的都下来喝口水,一会儿自还有官兵来帮忙。”

    安抚了众人先停了工,岳凌和苏墨筠两人重新回到了衙堂上,核算起了账目。

    噼里啪啦的打了一阵算盘,岳凌问道:“如今一共有多少两?”

    苏墨筠答道:“足足有两千三百万两了,这还没交齐呢。”

    岳凌也是微微一怔,当他看到府库已经存不下木箱的时候,就感觉这银子的数目超过预期了,可没想到竟然是超过了这么多。

    要知道,这还只是牵扯了双屿岛一案的部分大户,并非整个江浙地区的财富。

    见了岳凌的脸色,苏墨筠又解释道:“这其中有两个盐商总商就贡献了不少。”

    “盐商?”

    苏墨筠颔首道:“两个扬州盐商,总计就缴六百万两。”

    “六百万?”岳凌接过账目一番,叹道:“这些个盐商是真巨富。”

    苏墨筠不置可否,“他们有多少家财,或许他们自己都没个明确的数目,只是粗略估算了一遍,便缴出个不小的数目,恐怕这两家,都得有上千万的资产了。”

    “也难怪每逢国事,陛下都要这些盐商捐输,他们真是占有太多财富了。”

    岳凌应道:“这便是我们此举的意义,这财富攥在他们手中,对国家对百姓都无益处,得让白银如活水,在普罗大众中流淌起来,那才叫有用。”

    苏墨筠听着岳凌的话,若有所悟道:“时至今日,我倒是能听明白侯爷的一些话了。”

    岳凌回过身,拍了拍他的肩头,“你从科举取士,习四书五经,读圣人之言,能很快转变到政事治理上来,也属实不易。”

    “或许在你眼中,我这种不是科举出身的人,并非正途,也配不上评论经文,但依我之见,圣人之言是劝人向善,而非能治理国家。”

    “他只会告诉你什么是对,却从不告诉你该怎么做,如何做。日后,还需你在平日多加思考,担起这推行新政的重任来。”

    苏墨筠脸色一滞,记下了岳凌的肺腑之言,而后双手抱拳,道:“学生受教了。”

    岳凌松了口气道:“之前你所说,想要求陛下宽限苏州赋税,我想,待这些银子押送入京之后,事情应当就八九不离十了。”

    “可惜,陛下一直忧心国库,突然见到这么多银子摆在面前会是什么表情,我倒是没机会看见了。”

    苏墨筠抬起头,与岳凌相视一笑,尽皆摇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