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7章:回长安是不可能回长安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277章:回长安是不可能回长安的 (第3/3页)

一统辽东,但北方的游牧民族和其他潜在的势力,仍对我们虎视眈眈。你要加强与周边部落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贸易、文化交流等方式,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但同时,也要保持警惕,不可放松防御。”

    李象迟疑道:“父亲,若遇到周边势力挑衅,孩儿该如何应对?”

    李承乾回道:“若是小股势力的骚扰,可派遣军队迅速将其击退,以维护我们的威严。”

    “但若是遇到大规模的进犯,切不可贸然出击,要及时召集将领商议对策,制定合理的战略。”

    说到这里,李承乾微微一顿,道:“要向长安求援,大唐是我们的后盾,必要时,我们要借助朝廷的力量。”

    “孩儿明白了,定不会让父亲失望。”李象坚定道。

    李承乾看着李象,欣慰道:“象儿,你能如此稳重,为父便放心了。这辽东,我交给你,希望你能将它治理得繁荣昌盛,不辜负百姓的期望,也不辜负为父的重托。”

    辽东是李承乾的基本盘,除了长子李象,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所谓未思进,先思退。未思胜,先思败。

    对上那位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的大唐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侯大将军、左右十二卫大将军、上柱国、秦王、天策上将、天可汗、亚洲洲长、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李承乾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古人的智慧,可从来不比后世人来得弱。

    谁能保证不会在阴沟里翻船呢。

    留下辽东这条退路,才是万全之策。

    只有把辽东稳稳的掌控在手里,不管是怎样的境况,李承乾都有全面翻盘的希望。

    当然,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李承乾也不想大唐的香积寺之战提前开启。

    如果跟李世民开战,这一场大唐内战,真的会把大唐打得精疲力尽。

    不多时。

    内侍文忠过来禀告道:“殿下,长孙司徒已经过来了。”

    李承乾点点头。

    既然要返回大唐,那么长孙无忌就没有留在百济的必要了。

    回了大唐,长孙无忌就是太子党。

    况且李承乾也不放心让长孙无忌留在这边,李象终归年幼,可对付不了这样的老狐狸。

    抵达都里镇的长孙无忌也很无奈。

    虽说知晓所谓的百济刺史只是个幌子,但被陛下派来,又被太子强行带走,还是很无奈的。

    好在太子这边还算是稳定,接到诏书就立即安排出发。

    对他来说,也算是完成了陛下的交代。

    至于返回长安后如何,这就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晚间。

    都里镇太子临时行宫内。

    李承乾坐于案前,手中看着的正是近些时日以来的长安情报。

    不多时,外面一个声音响起:“臣,贺兰楚石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放下情报文书,道:“进来吧。”

    贺兰楚石进来后躬身作揖:“拜见殿下。”

    李承乾摆摆手:“坐。”

    待贺兰楚石坐下后,李承乾说道:“知道为何孤让你留在辽东,辅佐皇长孙吗。”

    贺兰楚石有些迟疑,道:“臣不知。”

    李承乾平静道:“因为长安,已经没有了你的仕途。”

    贺兰楚石心头一跳,但也明白太子的意思。

    他的依仗是丈人侯君集,然而现在侯君集已经被下了大狱,跟着回长安完全没有意义。

    “臣惶恐。”

    贺兰楚石不知怎么回道。

    李承乾淡淡道:“象儿年幼,有时决断不足。”

    “或是某些时候,你应该提出谏言,譬如.起兵。”

    贺兰楚石浑身一颤,当即跪地:“臣明白。”

    李承乾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他相信贺兰楚石清楚自己的意思。

    “明白就好,退下吧。”

    “是,殿下。”

    贺兰楚石走后。

    李承乾的目光再次转到案几上的长安情报上。

    轻笑道:“呵,长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