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晋王:太子那可是真谋反啊 (第3/3页)
此时的武曌对于李治来说,已经是红颜知己加军师的身份。
李治看着武曌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暖流,说道:“有媚娘在我身边,我便多了几分底气。我这就前往李勣府邸,看他有何高见。”
武曌看着李治离开,眼中目光逐渐坚定。
她要帮助李治,夺嫡成功。
只有这样,自身才能脱离樊笼。
——
李勣府邸。
李治告别武曌,怀着忐忑与期待,匆匆赶至。
李勣听闻晋王过来,心中已有几分了然,赶忙将其迎入书房。
如今陛下下诏令太子班师回朝的消息,已经通传朝野上下,正是局势动荡之际。
李勣自然心中清楚,这个时候的晋王过来,是有什么目的。
但就如武曌所猜测的那样,李勣一直在等,等的就是晋王。
他已经没有选择了。
当初在辽东,奉陛下密诏,秘密抓捕侯君集时,就已经不可能说归附于太子。
魏王那边也不需要他。
晋王是他唯一的选择。
更何况,有着当年晋王府长史的情分。
此时已是日落。
书房内,烛火摇曳,气氛凝重。
宾主落座后,李治开门见山说道:“李公,父皇诏令太子三月内班师回朝,如今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不知李公可有何见解,还望李公不吝赐教。”
李治眼神中满是期待。
李勣微微皱眉,手不自觉地捋着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晋王,太子于辽东势力庞大,绝非易与之辈。今陛下诏令其回朝,其中变数繁多。以老臣之见,此时晋王宜暂且站于太子一方。”
李勣语气沉稳而坚定,说出的话却让李治很是疑惑。
李治眉头紧皱,问道:“李公,为何要站于太子一方?”
“太子势力如此强盛,若其真有不轨之心,恐危及我大唐江山社稷。”
“此时支持他,岂不是养虎为患?”
“且朝堂之上,众人皆忌惮太子势力,我若站于其侧,会不会招致其他势力反感?”
李治心中疑惑丛生,急需合理的解释。
李勣微微一笑,缓缓说道:“晋王有所不知。陛下虽忌惮太子在辽东之势,但毕竟父子情深,血浓于水。此时晋王若表明支持太子,陛下会觉晋王顾全大局,重视兄弟情义,如此更易赢得陛下信任。”
“陛下向来期望皇子们和睦相处,共辅大唐江山,晋王此举,正合陛下心意。”
单单这一番话,就让李治有种拨开云雾得见明月之感。
李勣耐心解释其中利害:“太子回朝后,必与魏王等人发生激烈冲突。彼时,晋王便可坐山观虎斗,等待时机,再谋后动。若贸然卷入争斗,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朝堂争斗,犹如棋局,一步错,步步错,还望晋王三思而后行。”
李治心中一动,似有所悟,微微点头道:“李公所言,似有道理,还请公继续赐教。只是,若太子回朝后,果真与魏王争斗起来,我该如何把握时机?”
李勣继续说道:“晋王,在彼等争斗之初,晋王只需低调行事,暗中观察各方动向。切不可过早表明立场,以免成为众矢之的。”
“而后,太子魏王相争激烈之际可适时出面,既能彰显晋王仁德,又能赢得陛下赞赏。”
“同时,晋王可趁机拉拢在争斗中迷失方向的大臣,壮大自身势力。但在此过程中,晋王务必谨慎,不可露出丝毫破绽,以免被他人抓住把柄。”
李治点头称是,神色认真地说道:“李公所言极是,我受教了。只是,若太子真有谋反之意,意图篡夺皇位,我又该如何自处?若我支持太子,会不会被陛下视为同谋?但我若不支持太子,又该如何向陛下解释之前的举动?”
毕竟,太子是真谋反啊,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要是被父皇视作同党,那可就糟糕了。
夺嫡之中,处处都是危机,任何举动都有可能被人利用。
魏王那边,更是巴不得把他跟太子一网打尽。
这样太子之位,不就稳当了吗。
魏王只需要去跟太子争斗,但是晋王要考虑的方面可就更多了。
左右逢源不说,还得避开各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