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长孙无忌:等太子攻下百济 (第3/3页)
果是他们无法承受的。”
王玄策分析道:“王上所言极有可能。所以我等必须尽快行动,加强天竺的防御。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各国,商议联盟之事。此外,我也会修书一封给太子殿下,将此处情形详细禀明,恳请殿下指示。”
戒日王满意的点点头:“若有大唐相助,阿拉伯帝国定然不敢来犯。”
——
彼时,长孙无忌正率领着队伍,在通往辽东的大道上悠悠前行。这日,他们抵达了一处名为清平镇的地方,此地市井繁华,热闹非凡。长孙无忌瞧着眼前景象,突然下令:“就在此处安营扎寨,咱们多留些时日。”
随行的参军赵平满脸惊愕,赶忙上前劝阻:“长孙司徒,陛下严令咱们速速赶赴辽东,时间紧迫,耽误不得呀。咱们在此滞留,要是延误了大事,陛下怪罪下来,咱们可担待不起啊!”
长孙无忌抬手轻抚胡须,目光深邃,悠悠说道:“赵参军,莫要操之过急。你看这一路奔波,弟兄们疲惫不堪,马匹也都瘦得没了精神。”
“在此好好休整一番,既能让大伙养精蓄锐,也能让马匹恢复体力。况且,我听闻前方道路近日因大雨有些泥泞难行,咱们等路况好些再出发,也能走得更顺畅,岂不是一举两得?”
赵平眉头紧蹙,内心仍觉不妥,可又不敢违抗长孙无忌的命令,只能无奈退下。
几日后,赵平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趁着夜色,来到长孙无忌的营帐外。
“长孙司徒,末将赵平,有事求见。”赵平声音虽轻,却透着股急切。
帐内传出长孙无忌沉稳的回应:“进来吧。”
赵平撩开帐帘,大步走进帐内,单膝跪地,忧心忡忡道:“长孙司徒,末将实在寝食难安。咱们已经在此耽搁多日,辽东那边局势瞬息万变,太子行事果敢,咱们若不能及时赶到,万一出了岔子,这责任谁能扛得住啊?”
长孙无忌放下手中书卷,起身走到赵平身旁,将他扶起,长叹一声:“赵参军,你这份担忧我完全理解。但你有所不知,我之所以放慢行程,实则另有深意。”
赵平满脸疑惑,抬头望向长孙无忌:“长孙司徒,还请明示。”
长孙无忌微微踱步,神色凝重地说:“太子此番攻打百济,志在必得。我听闻前方战事正胶着,太子正全力进攻百济王都。我在等,等太子攻破百济王都的消息。”
“等这个消息?这是为何啊,长孙司徒?”赵平更加困惑了。
长孙无忌目光坚定,解释道:“一旦太子攻破百济王都,这场战事便大局已定。届时,我再前往辽东,一方面,能以祝贺之名,缓和与太子的初次见面氛围;另一方面,也能更清晰地了解当下局势,清楚太子在百济的实际掌控情况。”
“如此一来,我与太子交谈时,便能有的放矢,更妥善地传达陛下的意思,也能更好地协调各方关系,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赵平这才恍然大悟,可仍有些担忧:“长孙司徒深谋远虑,末将佩服。只是咱们这样等,会不会等太久,错过最佳时机呢?”
长孙无忌拍了拍赵平的肩膀,宽慰道:“放心,我已安排了眼线密切关注辽东战事,一旦有确切消息,咱们即刻启程。”
“这几日,你也督促弟兄们好好休整,同时整理好此次携带的物资名册,到了辽东,咱们可有不少事要做。”
赵平心中的疑虑彻底消散,拱手应道:“谨遵长孙司徒令,末将一定照办!”
长孙无忌微微点头。
他已经得知,去往神武宫的御史一直没能见到太子殿下,这已经表明了太子的态度。
难道他去就能见了?
太子如今,已经是坚定了心思要一统辽东之地,这不是他能左右的。
与其如此,不如等到百济被破后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