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9章 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79章 烦 (第3/3页)

整齐唱着挽歌,就很难得,不枉老家伙带了他们那么多年。

    上一个深受武夫拥戴的中官还是杨复光呢。及薨,河中镇全军举丧,军中哭声不绝。

    李嗣周、李彦真没出城送葬,他们按照老家伙的临终嘱托,直接带着亲信将领来到明德门,站到了圣人背后的大群军官里面。老贼既死,从此他俩就在圣人麾下听用。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葬队渐渐消失在视线内,圣人也轻轻背完了陶渊明的这篇挽歌辞。

    再见了,老猪倌。

    六月二十一日,终于放下心的圣人携侍卫骑军12000余、步兵4000人出鸿门沟,赵服、窦彪、白志迁带着从天水带来的蕃汉700骑卒随从。李嗣周部6000耀武军,李彦真部2100上宸军也在。连带伙夫、马夫、医官、文职等各类后勤人员,全军共三万余人,号称六万。

    赵服等人在小山坡上观察队伍。

    “英气勃发,骑术不错。”赵服点评了一句。那日在明堂隔着帘子,他没看到皇帝真容,此刻得见,有些意外——妹夫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病弱,很好。

    “将佐众星拱月,步骑队伍整齐,鲜有军人喧哗,士气可用。”窦彪听说过神策军的“大名”,本以为是跟着那群臭鱼烂虾作战,现在看来多虑了。

    “朝廷骑卒是真多啊。”赵嘉感慨了一声,笑着提问赵服:“兄长可知我部为何在后军?”

    “别说了,出发。”赵服避而不答,策马走下小山坡。原因他心知肚明——自己在妹妹怀孕后才匆匆入朝,在圣人那的印象自然差上一些,当然也会信不过。

    二十二日,在华阴休整一夜后,大军气势汹汹杀向朝邑以北二十里外的长春宫。

    至于大荔城,几天前已先遣出发的赫连卫桓、康令忠、马全政与来降的谢浚合兵后,在洛水与乱军战了一场,小胜。乱军吃了亏,信心不如开始那么膨胀了,躲回了城中。

    圣人不打算强攻。

    一则他的兵马以骑军为主,不适合攻城。二来,如果要攻城,军士就会想着抓百姓填壕。一沸腾起来,军中鼓噪连连,谁拦得住,谁又敢拦。

    劝?劝什么?

    这就是武夫的天下。一旦情绪被挑拨起来或是武夫们认定某件事,那武夫众口一致说的任何一句话都是王法。在他们看来,衣冠贵族就是拿来杀的,美女就该被轮着干,泥腿子就是天生填壕挡箭的种——俺抓贱民帮圣人打仗,圣人还不乐意?

    他帐下的两万多兵赏赐足,军法严,皇帝威望初具,加上几轮军改打散了诸多小团体,才勉强遏制住风气。除非可以用极小代价克城,否则他是不会攻城的。现在是,以后也是。

    要学会知足。

    三次出征都没像其他节度使那样,大军刚刚出城就扯旗造反,已是邀天之幸,再奢望太多,只怕上天也不会答应吧。

    这年代,没把握别攻城——朱温也不敢。后世汴人包围太原,期间阴雨不断,不少汴卒感冒,谩骂天气恶劣。朱温收到消息,立刻飞马传令,让他们不打了。

    故而圣人还是决定先去长春宫。

    一来不是坚城,二来乱兵少,容易打,正好拿来磨砺士气——每打赢一次,不管含金量如何,都是威望。大胜小胜,一次次不断积累,这威望不就起来了吗?

    当然,要能赢上百八十次,在军中的影响力无人可以撼动,这又是一回事。但问题是,这会这风气,能长出百战将军吗?朱温算一个吧,但也出了不少丑。去年攻郓,武夫们瞅见情况不对劲,直接把他扔在屁股后跑了,若非葛从周之辈拼死相救,汴王早亡了。

    最后则是,长春宫这座历史悠久的行宫住着不少女冠——先帝驾崩后,他的妃子基本上都安置在这。郑昭仪、孟才人两位嫂嫂也是在这被掳走的,先拿下这,政治意义比较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