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章 京城之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四百章 京城之变 (第2/3页)

黄四喜均都不会留情,一概使用中土兵马给碾碎。

    在这个过程里,黄四喜需要大量外交与军事人才,降龙书院将会成为唯一培养人才的基地。

    黄四喜非常明白当下时代的局限性,所以他创办的书院仅仅培养精锐,并不会在各地都推广类似私塾,毕竟百姓温饱都没有着落,让他们读书识字根本不现实。

    黄四喜通商也仅仅是为了从域外吸收财富,让中土一地国富民强,而不会在各地全面推广商业,目前仍旧是保守的封建时期,突然改造商营环境,这同样不现实。

    不管传教还是通商,最终作用就是兴盛中土,削弱外域。

    当然黄四喜的真实想法并不会对外透露。

    宁道奇与师妃暄全都想当然认为,黄四喜以降龙书院培养道门弟子,是为了防止道门做大,将来反噬皇权。

    黄四喜并不作解释。

    他向宁道奇发出邀请后,又对师妃暄说道:“师仙子也可以到书院参观!”

    师妃暄展颜笑道:“降龙郎君已经取回和氏璧,也占据了东都,妃暄留下已经帮不上什么忙,索性今日就启程前往长安,拜访京城的降龙书院,不知降龙郎君能否给妃暄写一封荐信,以免妃暄吃上闭门羹!”

    不等黄四喜回答。

    殿外忽然响起一阵喧哗,独孤峰与宇文伤联袂进殿,神色凝重的说:“启禀可汗,我们刚刚收到长安来的传信,李世民已经攻破京城,俘虏了宋缺!”

    “咦!”

    宁道奇与师妃暄均是一脸讶然,心想这个李世民也太勇猛了罢。

    长安城内驻扎着宋阀精兵,李世民又是孤身闯入关中,无论李世民的统兵能力再强,没有数月也拿不下长安这样的雄城,他究竟是如何办到的?

    宁道奇与师妃暄暗中评估局势,纵然京城被李世民控制,对黄四喜的影响也不大,毕竟黄四喜与宋阀没有亲属关系,李世民无法使用宋阀家眷要挟黄四喜。

    “信呢?”

    黄四喜朝独孤峰与宇文伤伸手:“拿来我看!”

    这是一份飞鸽传书,上面字迹比较少,并没有把李世民攻占长安的经过详细写全,仅仅是说李世民大军已经占据京城,阀主宋缺被生擒。

    到底是如何生擒,仍旧是未知。

    黄四喜合上纸信,扭头问宁道奇:“中土境内除了散人你以外,有谁可以击败宋缺?”

    “贫道可没有把握打败宋阀主!”

    宁道奇摊了摊手:“中土能够与宋阀主一较高下的宗师只有邪王石之轩,但石之轩想生擒宋阀主,那是绝无可能,他应该是被车轮战围攻,或者是中了什么毒计,否则不会沦落这样的下场!”

    黄四喜点了下头,像是认同宁道奇的推断。

    他又望向独孤峰与宇文伤:“李世民身边都有哪些高手?”

    独孤峰透露一件隐秘:“李世民统兵西去之前,曾有一支高句丽的使者秘密朝拜,受到李渊盛情款待,这些使者是由高句丽宗师傅采林率领,由于当时可汗你正在攻打高句丽,李渊碍于影响,并没有向外声张,李渊知道天刀宋缺武功高深,就请傅采林随同李世民出征!”

    高句丽与大隋有深仇大恨,双方持续交战十余年,死伤高达百万之众,导致高句丽在中土民间并没有什么好名声,与突厥一样受到朝野排斥。

    虽然大隋已经灭亡,李渊仍旧没有大张旗鼓表明收留傅采林的态度,他知道黄四喜已经攻破高句丽王城,傅采林是丧家之犬,且与黄四喜仇深似海,于是就让傅采林随行李世民军中,前去对付天刀宋缺。

    傅采林为了复仇,欣然答应替李阀征战。

    当初在高句丽王宫,傅采林从黄四喜手上逃走,乘船出海不知去向。

    黄四喜一直以为傅采林是藏在某处海外荒岛疗伤,想不到此人竟然偷偷摸摸潜入中土,做了李阀麾下的打手。

    黄四喜又问:“傅采林在高句丽王宫中了我的剑气,身负重伤,他应该还没有复原过来,即使他寻到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