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七十二章 正道之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三百七十二章 正道之盟 (第3/3页)



    这个惊变让梵清惠难以置信,至今都觉得不真实。

    但是木已成舟,她也无可奈何,就留在京城静观其变,想看看李阀能否克服难关,将宋阀势力赶出关中。

    谁知她观望了半个月,忽然迎来一件比宋阀攻占京城更令天下人震惊的盛事,黄四喜竟然携带一条真龙现世。

    在她得知黄四喜要离京时,就先一步赶到城外,专门等候黄四喜途经。

    她陪同黄四喜结伴赶路,途中说道:“那天我们交换《慈航剑典》时,如果黄郎君透露你养有真龙,我绝不会要求你离京,也不会向你表达我支持李阀的想法!”

    当然她也不会告诉黄四喜《天魔策》原卷下落。

    黄四喜听她这么表态,就问她:“斋主准备舍弃李阀,转而支持宋阀吗?”

    她缓缓摇头:“李阀世代定居关中,势力盘根错节,不会轻易被击垮,宋阀一时占据上风,却在关中没有根基,未必可以笑到最后,我现在既不支持李阀,也不会支持宋阀!”

    她觉得李阀与宋阀之间的争斗牵连太广,未来的竞逐会非常激烈,双方实力旗鼓相当,极可能厮杀的血流成河,仍旧分不出胜负。

    这对于志在让苍生安宁的慈航静斋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梵清惠在心里不赞同宋阀忽然到京城搅局,她认为宋阀并不具备平定天下的能力,单是阀主宋缺极端尊崇汉统与排斥异族的行为,就会导致关中贵族的集体反感与敌视。

    从南北朝至今,关中贵族一直掌握着北方大权,怎么可能容忍宋缺这样的南方汉室门阀登上至尊之位?

    就算宋缺仗着强横武力压服关中贵族,今后也会不断爆发反叛,天下百姓将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

    梵清惠始终认为李阀是取代隋室的最佳人选,但黄四喜偏偏站在了宋阀身边,还带了一条真龙助阵,完全是依靠一己之力让宋阀对李阀形成了压倒优势。

    这样一来,梵清惠就不得不考虑,让慈航静斋加入黄四喜与宋阀一方,毕竟她出世的目的是为了国泰民安,谁最有希望结束乱世,她就会支持谁。

    她绝不会亲手加重天下局势的混乱程度。

    只是黄四喜突然抛下天下大事不顾,执意远行西域,又让梵清惠起了担忧。

    她诚心询问黄四喜:“既然黄郎君你支持了宋阀,为什么不支持到底,直接帮助宋阀扫平天下,反而在这种关键时刻远赴西域?

    如果你是为了找席应寻找《天魔策》原卷,完全可以拖延几年再去,难道在黄郎君心里,天下苍生比不上一部武功重要?”

    黄四喜瞧她一眼,反问道:“目前李阀已经撤兵,斋主觉得他们会就此放弃争夺天下的野心,对宋阀俯首称臣吗?”

    梵清惠凝重回答:“他们不会,反而会广邀外援,招募域内外高手,卷土重来与宋阀会战关中!”

    黄四喜再问:“李阀最有可能邀请的外援是谁?”

    梵清惠暗自思量,李阀绝对不会邀请临近的窦建德、李密等义军势力,这些义军势力只会冷眼旁观李阀与宋阀两虎相争。

    李阀唯一可能的潜在盟友是突厥,目前也只有突厥具备摧毁宋阀的兵马力量,同时与李阀之间又没有权势与利益之争。

    黄四喜见她默不作声,就向她透露:“我此行西域,一是为了寻找席应,二是为了解决突厥之患,彻底斩断突厥与李阀联兵的可能性!”

    梵清惠目露疑色:“黄郎君你孤身一人,如何可以击破突厥的数十万骑兵?”

    她眺望一眼在附近渭水河内嬉游的小魔龙,又语重心长的劝告:“你让这条真龙随行,万一它失陷在突厥,你与宋阀平定天下的大义名望,恐怕会遭到严重打击与削弱。”

    黄四喜道:“问题是我留在京城,哪里也不去,那么不出数月,突厥就可能大举南侵,到时无论把突厥兵马击败与否,都会造成北境百姓的流离失所。”

    梵清惠听了这番话,已知黄四喜非去突厥不可了。

    她沉思许久,忽然对黄四喜作出了一定支援:“我会派发英雄帖,邀请天下正派的同道会盟,一起赶赴北疆边关,但我们不会跟随黄郎君你前往突厥,只驻扎边关,倘若你独自无法瓦解突厥南侵的企图,我们会在边关拦截突厥兵马!”

    她会组织正派高手,在边关组建一条防线,来给黄四喜的突厥之行查漏补缺。

    黄四喜朝她赞许一笑:“有斋主坐镇边关,我再无后顾之忧,就可以在突厥随意行事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