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六十章 地宫开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三百六十章 地宫开启 (第2/3页)

青璇也在旁劝慰:“玉鹤庵的安全更不会出问题,贤兄待在这儿,千军万马也进不来,善师你一切照旧就好!”

    常善师顿显疑惑万状,重新打量起黄四喜,心想这位黄郎君有什么特殊来历吗?竟然可以凭借一己之力约束官兵与叛军的行为!

    刚才红拂女进来传话时,仅仅介绍了黄四喜的本名,并没有透露刺客降龙的身份,就算透露出来,常善师是苦尼,长年与青灯为伴,对江湖之事了解极浅,她也弄不清刺客降龙到底有多大威慑力。

    很快,红拂女就去而复返。

    她走过来给黄四喜几人说明情况:“外边是禁军在封锁街道,我与他们的一个小统领相熟,据那个统领讲,是代王收到拙夫密报,有大量奸细混入京城,代王担心这些奸细与李渊里应外合,就下令禁军进行抓捕!”

    代王是隋帝杨广的孙子杨侑,去年杨广巡幸江都时,让杨侑留在长安监国。

    李渊在晋阳起兵后,一直是杨侑在调动兵马拦截李阀大军。

    但杨侑仅仅是一个不满十五岁的少年,如何可以处理军机大事?他绝对斗不过老谋深算的李渊,败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红拂女望向黄四喜,又道出了心中疑问:“至于奸细身份,那个统领并不知情,他们接到的命令仅仅是封锁街道,维持秩序!黄郎君,拙夫告发的奸细到底是谁?”

    现在街面已经被封锁,黄四喜暂时不准备返回客栈,他打算待在玉鹤庵等候李靖消息。

    庵内只有红拂女与常善师两个外人,黄四喜就不作隐瞒:“奸细是‘横练神’杨文干,他已经被李渊收买,等李阀大军兵临城下时,他创建的京兆联会参与谋反,在城内起事,替李渊夺城!”

    红拂女对黄四喜的话没有质疑。

    她只以一声轻叹作为回应:“京兆联是京城第一大帮派,产业分布城内的角角落落,麾下帮众少说也有数千位,怪不得要实施封禁,非如此无法把他们连根拔起。”

    她同时想到,李靖这么做等同于站到了李阀的对立面,若将来李阀攻破长安,李靖将不会再有立足之地。

    不过她并不担忧李靖的安危,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眼前的降龙郎君,李靖是替降龙郎君背下了凶险。

    以降龙郎君嫉恶如仇的作风,如果将来李靖遭到李阀刁难,降龙郎君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红拂女觉得,李靖所遇的唯一后患是前程不保,今后若李阀入主京城,并夺取天下,李靖可能无法继续待在官场。

    红拂女怀着这份愁绪,陪同黄四喜、婠婠与石青璇滞留在了玉鹤庵。

    一整天,京城街道上都在进行针对杨文干与京兆联的抓捕行动。

    由于京兆联势力繁杂,在城内控制的商铺有几百家,大街小巷都有他们帮众的活动身影。

    临近黄昏时,这场声势浩大的抓捕行动才落下帷幕。

    李靖也返回玉鹤庵与黄四喜汇合。

    “京兆联已经被剿灭!”

    这是李靖进门后的第一句话。

    他全程参与了这场行动:“京兆联的数千帮众,全部逮捕下狱,但他们基本对杨文干勾结李阀的阴谋并不知情,目前正在对杨文干等骨干进行严审,估计要到明天才会有结果!”

    李靖也是主审官员之一,他趁着晚饭间隙赶来见黄四喜,等会儿还要回去官衙。

    红拂女在旁问他:“街上封禁解除了没有?”

    “已经解除!”

    李靖示意她宽心:“你们随时可以离庵!”

    时下已经天黑,黄四喜待在尼姑庵里不方便,就与婠婠向石青璇、常善师告别,在李靖与红拂女陪同下赶回客栈。

    虽然封锁已经解除,但百姓仍旧担心引祸上身,全部待在家里不敢出门,导致街道上冷清之极,看不见几个行人。

    返回客栈后,李靖没有耽误黄四喜休息,约定明晨再来拜会,到时再告知黄四喜,审问京兆联帮众的结果。

    李靖先将红拂女送回家中,独自前往官衙。

    黄四喜与婠婠都不着急睡觉,待在客房内等候到午夜来临,然后悄然离开客栈,登上了跃马桥。

    这时跃马桥周围一片静寂,人影瞧不见一个,甚至连灯火都看不见一盏,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