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五章 西域商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一百八十五章 西域商会 (第1/3页)

    黄四喜返回京城后,不再对外用兵,开始休养生息。

    一晃数年,他基本是居于深宫,极少出外远行。

    直至他一手创建的远东商会与天竺商会,经过数年经营后初见成效,开始给朝廷上缴收益。

    尤其是主营东南海域的天竺商会,控制着东西方贸易的航道,收益每年都在翻增。

    朝廷又在鼓励商业发展,全面放开海禁,沿海原本就有海贸基础的地区,海商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壮大起来。

    黄四喜得知这个情况后,顺势成立了海关衙门,开始征收关税。

    由于黄四喜已经取消农税,中原商贸仍不成熟,商税不宜过重,他对关税就尤其看重,直接让内阁首辅兼任海关总督,严厉打击走私的海商。

    仅仅在海关衙门成立的第一年,关税就达到了数百万两白银。

    今后中原商业越繁荣,关税收入的增加也会越迅猛,只这一项税收,基本就能解决朝廷的各项饷银问题。

    但黄四喜渴望扩大民生建设,远东商会、天竺商会、海关收益不足以满足他的发展要求,他就把目光瞄向了西域,准备再创建一家由朝廷主营的新商会。

    在中原西边、南边、北边各成立一家跨洲商会,原本就在黄四喜的计划当中,他甚至早就给西域商会物色好了总部基地。

    当年他重返‘碧血江湖’,最初是出现在西域天山,他在下天山时遇上南疆哈撒克族与清兵的争斗,他出手替哈撒克族解围,击退清兵,并结识南疆诸部领袖飞红巾。

    后来他与飞红巾一道刺杀南疆清兵将领纳兰秀吉,营救南疆二十四部落的酋长,又攻灭叛徒喀达尔部。

    喀达尔部是南疆草原最大部落,因为投降清廷被二十四部落联合剿灭,事后为了酬谢黄四喜的恩情,二十四部把喀达尔部的牧场赠送给了黄四喜。

    这座牧场横跨了几百里的疆域,正是经营西域商会的不二之选。

    远东商会主营的商品是皮毛,天竺商会经营的是茶叶与丝绸。

    西域商会所经营的商品兼而有之,不过这是一家新创立的商会,短期收益肯定比不上远东与天竺。

    为了提高西域商会的收益,黄四喜时隔数年后再次离开京师,亲自西巡去了草原牧场,并给‘西域商会’钦点了一种特殊商品。

    这一天,黄四喜在西域商会总督的陪同下,来到牧场北部的一片石堡建筑里。

    在石堡外的山谷里,有一座黑绿色的小湖,以往被牧民称呼为‘黑水泉’。

    当初南疆二十四部落赠送黄四喜牧场时,飞红巾专门提到,这座牧场内有一座黑水泉,黑水是易燃之物,稍不留意就会焚烧,每次燃烧都会毁掉部分草场。

    南疆牧民不清楚‘黑水’是什么东西,对‘黑水’胆颤心惊。

    黄四喜却心知肚明,这种‘黑水’正是天然原油。

    早在五十年前,南疆一位奇人阿达多就偶然发现原油从地底喷发上来,哪怕一丁点的火星洒在原油上,就能引发大火。

    为了‘让草原遍地放光明’,阿达多寻遍南疆草原,终于在喀达尔部落北部的一座山谷盆地里找到一座天然的原油井,也就是当地牧民所称的‘黑水泉’。

    可惜等阿达多死后,当地牧民畏惧原油引发火灾,对‘黑水泉’畏惧如虎,全都对这座油井敬而远之。

    等黄四喜获赠草原牧场时,他却一眼相中了这座‘黑水泉’,把牧场收为私产,目的就是为了今天把油井利用起来。

    黄四喜创立‘西域商会’时,曾经招募了中原最有名气的工匠大师,一起赶赴南疆牧场,让他们研究蒸馏原油的办法。

    他们琢磨数年,最终完成了黄四喜心仪的发明。

    “陛下请看,这就是煤油灯!”

    石堡内的工匠济济一堂,激动向黄四喜讲述这款新物件。

    煤油灯是燃烧煤油的照明工具,作用比蜡烛大的多。

    黄四喜随即问他们:“煤油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