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罗摩武学 (第2/3页)
此石沉大海,谁也不知道遗体的具体去向。
而整件事故的始作俑者黄四喜,已经悠哉返回了自家大宅。
他来到卧室里边,解开了包裹。
先见一阵淡淡金光扩散出来,他霎时被吸引。
这金光是从下半截罗摩遗体身上释放,源自遗体上浮现的遗文。
黄四喜凝神观读:
“名宿遗物:收录天竺僧罗摩武学心法,焚烧尸身,清净寂灭,即可观读继承。”
黄四喜登时大皱眉头。
遗体上指定让焚烧尸身,应该是让罗摩彻底寂灭,不使遗体再流传天下,成为一代代武林人士争夺的贪婪之源。
但是烧掉尸身以后,心法经文还怎么显形?
以前黄四喜找到的名宿遗物,可从未有损毁的先例。
不过既然遗文这么写,黄四喜也不能不办,否则他只有守着罗摩遗体干瞪眼了。
他去院子里端来一个铜盆,又取出火折子与引燃之物。
当他把罗摩遗体放在盆里,正要点燃时,忽然想起他初入《剑雨》江湖时的猜测。
他在《碧血剑》江湖时,因为金蛇剑是武林最有名气的神兵,继而成了破壁之物。
他就照此推断,《剑雨》里闻名江湖的罗摩遗体,极可能也是最终的破壁选择。
他当初离开画舫,就开始寻找细雨与罗摩遗体,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不过他现在取到了下半截罗摩遗体,却没有发现任何破壁遗文。
这说明他以前猜测是错误的,破壁与罗摩遗体无关,而是另有它物。
“到底是哪一件遗物呢?”
黄四喜心里愈发好奇。
但他也不觉得事情难办。
毕竟整个《剑雨》江湖,从头至尾出现过的兵器只有数件而已,即使他一件件寻找,也耗费不了多少时间。
他就暂时摁下这件事,继续点燃罗摩遗体。
随着火光出现,遗体引燃。
黄四喜赫然发现,一道佛影在火盆里边显形。
这佛影通体火焰凝结,轮廓却是一个和尚,它双手交结,开始演练某种武功。
黄四喜知道这是新的传功方式,立即盘膝坐在火盆旁边,目不转睛盯着佛影观看。
本来佛影全身是火,随着它演武展开,身影一下变透明,体内血管与经脉一条条浮现出来。
黄四喜发现,这些经脉里有五个闪光点。
第一是神封,第二灵虚,第三命府,第四气海,第五下三椎。
佛影每次运功,就有火焰从神封开始,流入灵虚,汇入命府,灌入气海,最终注入下三椎。
这是一个完整的内息循环。
只要按照这个循环,不断运转内力,就能掌握罗摩武学的真髓。
但真髓到底有多大妙用?
黄四喜暂时领悟不透。
佛影把内息演练完毕,随即溃散,罗摩遗体也变作一团灰烬,彻底荡然无存,今后也要永久消失在江湖里。
黄四喜见罗摩遗体寂灭这么快,显得有些发懵,因为他还没有弄清罗摩武学到底是什么样的武功呢。
他以前继承任何名宿传承,都是先学招式,再吞噬内力。
这次完全不一样,他没有继承任何招式与内力,仅仅看到了一套内息循环的练功法门。
他独自静坐了一会儿。
仔细回味刚才佛影的演武,然后试着在‘神封、灵虚、命府、气海、下三椎’之间循环内息。
待循环一遍后,黄四喜的整个身体安然无恙。
唯一的细微变化出现在左臂上。
当初他闯入鞑子营地,左臂被火枪击中,曾经负过伤。
但是经过数月疗养,伤势早就康复,仅仅遗留了一条浅浅伤疤。
黄四喜刚才运转罗摩内息,他感应到伤疤似乎起了轻微变化,像是在被内力修复一样。
这种变化让黄四喜甚感惊喜。
他渐渐预感到,罗摩内息极可能是一部上乘疗伤神功。
这一刻,他脑海里也下意识浮现出《剑雨》里反复出现的罗摩传说。
“再生造化!生残补缺!”
这八字是什么意思呢?让残废的躯体重新复原,让缺失的肢体重新长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