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九章 不演了,我就是一座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六十九章 不演了,我就是一座山 (第1/3页)

    CNN演播室。

    娱乐板块。

    主持人见专访画面切掉,松了一口气。

    这次专访本来很单纯,后来国际开发署专员推动,又有好莱坞各大传媒巨头的意志,要给沈三通这位东方娱乐大亨准备一场“惊喜”,才使得简单的专访复杂化,来了一场好莱坞独特的表达“友好”方式。

    参与其中的人也不是很在意,漫不经心。

    不是不知道沈三通身家、地位,但那又如何?

    这里是好莱坞,是花旗国的名利场,是文明中心的中心,沈三通再牛也不过是边缘世界的富豪。

    用“审查制度““文化保护主义“狠狠拷打只是开胃菜,大餐还在后面,拿东大强力人物开涮。

    开个玩笑而已。

    各种情况都考虑过,每一种都有节目效果。

    如果沈三通是书呆子形象,那就看这位东方娱乐业大人物在访谈中出糗。

    预设爆点是嘴东大领导,然后看沈三通反应。

    如果沈三通“玩不起”,开不起“简单”的“玩笑”,说明他有强烈的文化偏见,也是一种节目效果。

    正好完美符合花旗国叙事里的东方形象。

    刻板、教条,虫族一样的从上到下的专制。

    如果沈三通用“幽默”化解了主持人的诘难,节目结尾会给他一个认可,用“欢迎来到好莱坞”作为结束。

    这是文明中心,给他沈三通盖上了认可的印章。

    这个节目效果不容易出现,但也在考虑之内。

    也有爽点和赢点,观众会很嗨。

    看,东方大人物又如何?

    在刁难面前,依然要遵从他们的规训和规矩。

    结果出了一点点意外。

    沈三通不是“华裔书呆子”,不是“刻板严肃玩不起”,也不是“幽默”。

    他掀桌子了。

    把棋盘都给砸了。

    不对,是把棋盘拿在手里,疯狂爆头。

    当场反杀。

    没有破口大骂,而是心平气和到让人破防,用数据打脸。

    好莱坞在东大卷走接近20亿刀,而华语片在北美没什么好排片。

    当场揭穿好莱坞的双标。

    好莱坞特供版是商业手段,华语电影选择第三世界故事,揭露狩罗斯的掠夺就要遭受质疑。

    怎么说呢,没有任何节目效果,乏味透顶!

    花旗国可以做,不代表别人可以说。

    主持人都能想象电视机前的观众听到沈三通一席话的感受,很“刺耳”!

    到了这一步,直播还在继续。

    毕竟这是他们做的局,就算脸都肿了,也要撑下去。

    直到沈三通直戳痛点:先治治贫民窟,再谈文化多样性。

    放在东大,这种说法简直小儿科,高铁都能破坏回家的仪式感,算是最低层次的批判了。

    但立刻引来娱乐主管介入,面子什么的都是小事,不能让沈三通说下去了。

    主持人能混到今天,纪律性不容多提,顺滑的攻击沈三通:“哈,看来这位来自于东方的娱乐业大人物,难以改变自己习性,娱乐节目也这么严肃,很难让人想象他生活在什么样的文化环境之中。”

    “也许他认为我们喜欢听他讲课吧。”

    主持人神情忽然严肃:“哈,可我偏偏告诉他,不!我们是自由的!”

    又赢了!

    没人要求主持人如何去做,这是基本能力,没点纪律性的早被淘汰了。

    主持人插科打诨,一点不尴尬,也绝口不提沈三通竖的中指。

    这是反抗符号。

    不是一般黑哥们的满嘴脏话,摇滚的抽象行为,是真的反抗,不是代餐,直指社会问题。

    金融危机之后,反权威的暗流汹涌澎湃,结合沈三通前后文,有可能成为一种符号。

    主持人必须把反抗意味解构、消解,眼下是大选年,稍有不慎会被一些人拿来做文章。

    另一边。

    专访现场。

    沈三通恶心坏了。

    想要专访他的媒体很多,纽约时报、时代周刊都在列表之内。

    这两家过去和他有一点点恩怨的媒体,早在他赴美之前,已经在努力沟通,想要拿到他的头访,价格会匹配到顶级。

    沈三通不需要这些媒体给他认证,也不是拿了西方奖项或者出席了西方颁奖典礼,在上面表演了节目,就长年累月反复营销的人。

    而沈三通越是不需要,这些媒体越渴望获得头访。

    最终选了《好莱坞报道》,这家主要报道好莱坞新闻,关注好莱坞娱乐产业的媒体。

    把话题限定在电影,在娱乐层面。

    他不想泛政治化,花旗国这个环境、体制注定了,这些大报都是某个利益团体的喉舌,不可避免的会脱离基本面。

    沈三通不愿意玩空对空那一套,也没有意义,他在花旗没有利益。

    既没有喷人,也没有舔的必要。

    北美市场他当然想进,但是后世的经验时刻提醒他,以花旗国的尿性,给出希望都是骗人、遛狗的。

    自己仆从国的动画片,也要把筷子改成刀叉,敏感、封闭到这种程度,何况准敌对国家?

    双方关系一直不好,哪怕某些人嘴里的蜜月期,关系也一般般,政冷经热。

    最近几年越发紧张,金融危机后,内部问题解决不了,各种转移视线。

    米歇尔丈夫搞tpp,一直喊着制造业回流。

    早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喊了,16年时都喊了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