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三章 分割大陆,圣朝降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三百四十三章 分割大陆,圣朝降临! (第3/3页)

阿非利加洲的昆仑奴和亚美利加洲的种植园,李锡刚准备传消息去南亚次大陆,请求王崇古阁老再调遣几支宝船舰队前来的时候,大明朝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宝船舰队抵达欧罗巴大陆的消息,却先一步传来。

    原来,就在李锡率领第一宝船舰队前来欧罗巴大陆不久,在南亚次大陆,王崇古与婆罗门教大祭司瓦尔那达成了秘密协定。

    瓦尔那、婆罗门、婆罗门教出卖了莫卧儿帝国皇帝库斯洛,大明军队所到之处,瓦尔那、婆罗门、婆罗门教甚至亲自摇旗助威,在大军挺进德里时,几乎没有遭遇什么抵抗。

    莫卧儿帝国皇帝库斯洛在大明军队进入德里的前夕,趁着夜色带着百余名亲卫逃了,就如当初其祖先从草原逃离那般,狼狈且不堪。

    但在临逃前,库斯洛对婆罗门教,对大祭司瓦尔那,对婆罗门发出了“恶毒诅咒”,诅咒他们以后,及子孙后代都是海吉拉。

    成王败寇。

    库斯洛对大明军队有恨,但远不及对出卖莫卧儿帝国的婆罗门教恨意大。

    当瓦尔那听闻恶毒诅咒后,却毫不在意,简简单单说了两个字“反弹”,让就在旁边的王崇古侧目。

    显然,世界上所有的信仰,“最虔诚的信徒”们,对神仙、佛祖、上帝、梵天等等的敬畏,甚至不如一般信徒对神灵的敬畏。

    因为这些人知道,如果神灵真的存在,就他们做的那些丑事、恶事,神灵早就降下神雷劈死他们了。

    掌握了信仰、权力、财富的他们,往往比一般人活的长,难道是神灵不着急召唤他们到身边侍奉吗?

    不。

    是神灵做不到。

    世间最虔诚的信徒,却是世间最坚定的无神论者,这不可谓不讽刺。

    但王崇古不在乎,朝廷借助婆罗门教,只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南亚次大陆,掠夺次大陆上的资源、财富。

    同理,婆罗门教、瓦尔那、婆罗门贵族也不在乎,他们不在乎南亚次大陆上的主宰是谁,只要能给予他们崇高的地位即可。

    所以,大明朝廷,已经有了二十一个行省,真正的海外第一行省,不是葡萄牙,也不是英吉利,而是天竺行省。

    由于朝廷提前准备了万儒入南亚,在婆罗门教的帮助下,朝廷在天竺行省的基本框架甚而都搭建的差不多了,一个又一个孔子学院都在那块次大陆上拔地而起。

    初入南亚的万儒与婆罗门教相处融洽,腐儒们惊讶此地信仰的纯粹,而婆罗门教也惊讶信仰能对政权的干涉程度。

    于是乎,两教一拍即合,取彼此糟粕,弃彼此精华,不断加固着南亚次大陆上百姓的思想禁锢。

    这完全是王崇古,是朝廷没有料到的,在命令万儒入南亚时,想过儒门猛龙过江,捶死婆罗门教,也想过强龙不压地头蛇,婆罗门教排挤儒门,万万没想到,这两教竟然狼狈为奸了。

    顺民是什么样的,王崇古算是见到了,南亚次大陆上的百姓心甘情愿将大明朝奉为圣朝,而东土,也被奉为“原界”的存在,心向往之。

    军事殖民?

    根本不需要,儒门、婆罗门教通过修改典籍、经文,将大明朝、东土描绘成人间本不该存在之地,而南亚次大陆上的一切,都属于朝廷,包括他们的性命。

    南亚次大陆上,偶尔会出现混乱,但那属于不同地区的特色,不论怎么火拼,都影响不到大明朝廷在南亚次大陆上至高无上的地位。

    出于谨慎,王崇古还是在南亚次大陆,在阿拉伯海留下了三支宝船舰队,领着二、三、四、五,四支宝船舰队派往了西洋。

    跟着第一宝船舰队的后面,王崇古根据世界局势的变化,作出了如下部署。

    第五宝船舰队就留在了红海,第四宝船舰队留在了地中海。

    当望见第二宝船舰队、第三宝船舰队上的大明龙旗迎风飘扬而来时,李锡的心,终于落定了。

    有两支宝船舰队的加入,阿非利加洲、亚美利加洲,两座大陆的资源、财富,已成朝廷的囊中之物。

    永乐年间,朝廷错过了次唾手可得的世界霸主机会,现在,朝廷在君父的训诫,主动朝着世界霸主的位置走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