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长孙无忌败势,兄弟相争对峙 (第2/3页)
容小觑。
而在外事军事领域,则有苏定方、王方翼以及娄师德等诸位名将执掌兵权。
如此这般的阵容搭配,定是所向披靡。
单就军务而言,甚至较之于李承乾这边恐怕还要更胜一筹。
而且,关内道与河东道乃是大唐境内人口最为稠密的两处地域,尤其是关内地区,不仅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更是盛产粮食的鱼米之乡。
正所谓兵精粮足,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如此一来,这场战争最终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胜负犹存变数呐!。
“诺!”
裴行俭双手抱拳,声音洪亮地应道。他那刚毅的面容上没有丝毫不满之色。
在当下众多人选之中,确实只有像裴行俭这般智勇双全之人才能担此重任。
此次任命并非仅仅是让他领军出征那么简单,其中更包含着对北方防线的全方位防御与治理之责。
可以说,整个大唐北境的安危此刻皆已托付到了他的肩上。
李承乾目光转向一旁的程处默将军,缓声道:
“程处默将军,另有任务交于你。你需率领五千精锐之士,从仪州进发。沿途若遇起义军,则招安归顺,并妥善安抚他们。同时,将土地合理分配给他们,令其安心耕种,以平息战乱,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诺!”
程处默毫不犹豫地领命。相较于之前修筑道路的任务,他肯定更乐意于领军打仗了。
军情似火,容不得半刻耽搁。
得到军令后的几人不敢有丝毫怠慢,纷纷迅速退下,各自紧锣密鼓地开始安排相关军务事宜。
最后,李承乾看向李震,郑重说道:“李震,你即刻着手安排。三日后,本宫将亲率大军前往相州,接收长孙无忌的降书。”
几日之后,李承乾领着数万大军,兵临相州城下。
此时的相州城,厚重而古老的城门缓缓敞开,仿佛在迎接一场命运的审判。
寒风凛冽地吹过,卷起阵阵飞雪,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愈发苍凉肃穆。
长孙无忌身着一袭黑袍,孤独地走出城门。他双手捧着象征权力与责任的印信,脚步沉重而缓慢,每一步都在洁白无瑕的雪地上留下一串浅浅的脚印。
那些脚印宛如他心中无法言说的悔恨和失落,延伸至远方。
“太子殿下,罪臣长孙无忌特来此地请罪!“
长孙无忌走到距离对方军阵数十步之处停下,深深地弯下腰去,语气谦卑至极。
曾经位高权重、意气风发的他,此刻却不得不放下所有的骄傲和自尊,以一个失败者的姿态前来觐见。
这是他在职场和军场上遭遇的第一次失败。
而且,令他难以接受的是,打败他的竟然是自己的两个亲外甥。这份挫败感如同一把利剑,直直刺入他的心窝。
然而,李承乾却骑着一匹高大威武的战马,轻松自若地从长孙无忌身边掠过。他的目光冷漠而淡然,似乎眼前这位权倾朝野的长辈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
“长孙太尉,你何罪之有?于本宫而言,不过是各为其主罢了。“
李承乾轻描淡写地说道,仿佛这场战争只是一场无关紧要的游戏。
如今的长孙无忌,的确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与权势,再也无法引起李承乾的重视。
他就像一颗陨落的星辰,迅速被人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急流勇退,方能保全身后名;若执迷不悟,恐怕只会落得个晚节不保的下场。“
长孙无忌紧紧握着手中的印信,心中颇为感慨。
就在这时,一旁的李震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殿下,不如先让末将带领一队人马进城查探一番,以防其中有诈。“
城门虽大开,但是对于城内的局势,他们却不是很清楚。
“武行,你派人去看看吧!”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李承乾也并没有大意,没有以身犯险。
又是经过半日之后,相州完成了权力交接。
对于投降而来的氏族子弟,李承乾并未赶尽杀绝,而是留军中任用,也会派往地方任职,治理地方。
只是没收他们都田产和财产。
破财消灾。
随着关陇集团势力的被瓦解,更多的氏族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