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八章 惊竟炼狱民生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三十八章 惊竟炼狱民生苦 (第3/3页)

多重防线。

    送信给刘武周的此吏,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这样的一座雄城,李元吉怎居然会不战而逃?

    渐行近城外。

    城外连营,旌旗蔽日,营帐如云。大大小小的军营,如灰色的潮水般蔓延在汾水两岸,各色的旗帜招展其间。各个营地的外边,大都散落着掳掠得来的牛、羊、猪、狗。出外掳掠还回、或者出营掳掠的刘武周部的将士,三五成群,或骑马,或步行,神色骄横。

    见这些刘武周部的将士们中,有汉人,也有突厥胡人。

    正好有一二十骑索发胡服,掳掠而归的突厥胡骑,从这吏等边上驰过。

    他们腰间悬挂着酒囊,马上放置着掳来的财物,还有两个妇人脸朝下的被按在鞍前,有的开心地哼着不成调的胡曲,有的边策马狂奔,边粗野大笑,尘土飞扬中,妇人哭声隐约可闻。

    沿着官道望去,晋阳县城周近多水,是太原盆地的腹心肥沃之地,田畴交错,盛时县有民口一二十万,号为富庶,但於今原本肥沃的田野已化作一片焦土。

    麦秆被肆意践踏,田垄间散落着农具和百姓的衣物。

    路边的槐树歪歪扭扭地生长着,树干上残留着箭矢,树下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具尸体,有的衣衫褴褛,有的身上穿着被血浸透的粗布麻衣。这些尸体大多是手无寸铁的百姓,他们瞪大双眼,脸上凝固着惊恐与绝望的神情,嘴里还塞着破布,显然是被抢掠或掳掠时挣扎而遭毒手。

    再往远处,几座村庄已被夷为平地,断壁残垣间升起袅袅青烟,那是被焚毁的房屋在最后的挣扎。这吏望见,有两条野狗,也不知是野狼,在废墟中穿梭,啃食着无人认领的尸体。

    再行几里,到了护城河边。

    河水浑浊,分明可见河面上飘着一具具的尸体,有唐军的兵卒,身着残破的兵服,有无辜的百姓,衣服被剥走,仅剩破布蔽体,浮肿的面孔在水中若隐若现,眼珠凸出,如在无声诉说着战乱的惨烈。岸边的芦苇被血水染红,随着微风摇曳,似在哀悼这片土地上的生灵。

    护城河的对岸,晋阳城墙依旧巍峨,却此时再看,这吏但觉却难掩其背后的苍凉与悲怆。

    晋阳城头,刘武周的大旗高高飘扬,取代了往日唐军的旗帜。

    城墙下,堆积着攻城时破损的攻城器械,斑斑血迹、残肢断臂,尚都未被清理干净。

    等着尉迟敬德派的前导吏进城通报的空儿,送信此吏依稀听到城内传出的哭喊声和砸门声,夹杂着士兵的叫骂;热浪滚滚的午后,鼻子中嗅到同样城里传出的弥漫着焦糊与血腥交织的气味。刘武周的部曲,却是直到此时,还没有停止对晋阳城内士民的烧杀抢掠。

    曾经车水马龙的晋阳,如今已沦为人间炼狱。

    见多了李善道部的军纪严明,战后极少掳掠百姓,此吏对眼前所见所闻,既感伤痛,也惊愕。

    等了小半个时辰,通报的前导吏驰出,却是刘武周没在城中,在城外的营里。

    就转向刘武周的中军营地所在,一行人疾驰而去。

    到了营外,又等这前导吏先进营通报,之后,刘武周召见的命令传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