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李道壮志不足惧 (第2/3页)
王是疑刘武周另有图谋?”
“常理计之,晋阳既下,我军现又在攻打临汾,不为别的,只为抢地盘,刘武周他现也不该只顾掳掠,而不增援尉迟敬德、寻相,以抢在我军前打下西河。他今却只顾掳掠,怪也不怪?”
屈突通猜测说道:“也许刘武周意在拖延?会不会是,他打算待我军与李孝基部唐援两败俱伤后,再趁机南下?大王,不妨派细作深入晋阳,探明刘武周真实意图,以便早作应对。”
仗打得越多,李善道越发觉情报的重要性。
便召来杨粉堆,当面令下:“拣选精干细作,往察晋阳现下动向,——问一问吕崇茂,他有无识得晋阳本地人,如有,叫他写封书信,带去与之,看看能不能有所帮助。李孝基处,也再遣斥候,任何风吹草动,有异常的地方,及时禀报。”想了下,补充令道,“传令宋金刚,密切关注晋阳的情况,另外,不要与刘武周部产生冲突。此外,多遣斥候,往长安方向探查,查明是否李渊又遣了援兵,如果有遣,务必速报,把主将、步骑数量都搞清楚。”
从李善道起兵开始,杨粉堆一直都在负责情报方面的工作,早是熟门熟路,已可谓专家,闻得李善道这几道命令,他牢牢记住,领命而去,随即便安排精干人手,分头行动,不必多言。
目送杨粉堆出帐,李善道摸着短髭,神色落入屈突通等人眼中,只觉他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却是屈突通等人,不知李善道此刻所想!
刘武周与他本是“因利而盟”,结盟之初便各怀心思,因此而今他就算是起了“坐等李善道与唐军两败俱伤后,再从中牟利”之心,也不足为奇。河东是李渊起家之处,他势必不会轻易放弃,再遣援兵,亦在意料之中。唯一的关键是:李渊再遣的这支援兵,主将会是谁人?
打蒲坂时,就李渊可能会挑选的再援河东的主将人选,李善道和屈突通、窦建德等有过揣测。
当时他们判断,李渊的援兵主将人选,极有可能会是刘文静。
但事实证明他们猜错了,李渊结果用了李孝基为再援河东的主将。
则这第三次救援河东,李渊又会用谁人为将?
会不会这一次,他会任用刘文静?
根据刘文静的用兵能力明显比李孝基强,但李渊上次却不用刘文静,而任用了李孝基为主将的选择,李善道将自身代入为他为何这么用人的思路,思酌了会儿,得出结论。
他肚皮里盘算想道:“李孝基能力不足,李渊却不用刘文静,而用李孝基。其之此举,明显‘任人唯亲’。若他再遣援兵,用刘文静为主将的可能性,估计仍然不大,或许会是李建成或李世民?……李建成现是唐王世子,身份不同寻常,不宜轻动犯险,论以兵略,也不如李世民。这般看来,李渊这第三次救援河东,其主将说不得,便是李世民亲自出马也未可知了!”
人的名,树的影。
虽然还没有与李世民交过手,但李世民在后世的赫赫威名,早已如雷贯耳。其用兵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