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三十三章 二郎固谏自请援 (第1/3页)
说话之人,五十多岁年纪,裹黑幞头,穿红袍圆领衫,姿容疏朗,高大儒雅,是裴寂。
作为李渊的老朋友,两人有着深厚的交情,李渊待他十分宠信。
起兵至今,他一直都是李渊身边最重要的臣佐。李渊自称大将军时,他为大将军府的长史;入据长安后,赐给他了良田千顷、甲第一区、物四万段,赏赐之厚,无人可比;随之,李渊自称大丞相,他又被任命为大丞相府长史,爵位亦从闻喜县公进封为了魏国公,食邑三千户。
并且,和对待别的臣属不同,李渊作为主上,对他却从来不称其名,都是以“裴监”相称,以示亲昵和尊重。——“监”也者,裴寂早前在太原所任之“晋阳宫副监”之监也。
裴寂心里也知晓,李渊对他的这份荣宠非同小可,是以他对李渊倒也素来以忠相报。
唯是忠心虽有,论以军政方面的能力,裴寂实有不足,相当平庸。故而,像李世民、刘文静等杰出之士,常常地会在大政方针,尤其是军事方面的问题上,与他意见相左。
比如在打蒲坂时,裴寂就建议先攻蒲坂,打下后,再夺长安,以免腹背受敌,而李世民、刘文静的意见,就与他截然相反,主张应绕过蒲坂,直接攻取长安,利用速度和奇袭取得先机。最终,这两种意见,李渊尽管并用之,采取了折中的方案,一边既主力速夺长安,一边留兵继续攻打蒲坂,但从长安很快就被唐军所得这件事实可以看出,李世民等的意见显才正确。
这个时候,就“支援河东”的此一战略问题,却是裴寂与李世民的意见再次出现分歧了。
李世民听了裴寂此话,看了他一眼,笑道:“裴公家在蒲州,宗族所系,却怎么反而竟认为‘河东不如舍弃’?裴公,河东若是舍弃,公岂不是有家不得还也?”
裴寂出自河东裴氏,家在河东郡桑泉县。
裴寂听后,微微一愣,随即正色说道:“二郎,公私难以两全。仆家虽在河东,然国事为重。观今河东形势,李善道、刘武周两部势如破竹,所向无敌,已是救之不得。与其再调军往援,徒耗兵、粮,何不如先集兵马,攻灭薛举、梁师都等,以保长安无虞?国运所系,不可儿戏。”
“正是国运所系,阿耶,儿才以为,河东绝不可弃!”
李世民适才,只是在与裴寂开个小小的玩笑,——正如李善道帐下,现已山头多有,李渊手底下同样也是派系分明,裴寂与李世民不是一路人,李世民对他实是不大看得上,奈何李渊亲信他,因李世民也就不太好当面严厉地驳斥他,便以一个小小的玩笑,作为对他意见的反对,遂接住裴寂“国运所系”此语,李世民转向李渊,诚恳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李渊静默了片刻,抚须说道:“二郎,为父焉会不知河东的重要?河东是我王业之基,义师所兴之地,且其地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诚古今必争之地也。我也不想放弃河东。但眼下,河东的形势不容乐观。诚如裴监所言,晋阳、蒲坂等重镇俱已失陷,李孝基等部援兵,坐失了救援晋阳的机会,於今只能困蹙龙泉等郡偏隅之所。对此形势,何以再救?”
李孝基部援兵错失救援晋阳机会的缘故,李世民知道。
不但李世民知道,亦在殿中的李建成也知道。
李渊不提这点还好,他这一提起,李建成攥了攥拳头,差点拍在案上,恼怒之气腾腾的就上来了,忍不住说道:“三胡真是胡闹!不肯还救晋阳,贻误军机,导致晋阳失陷!”
“三胡”,是李元吉的小字,也就是小名。
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