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进退取舍各为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十九章 进退取舍各为疑 (第2/3页)

将打响之前,却需要主将关於此战的意图等,军中的将领们须得领会。唯如此,才上下齐心。

    赵君德等通过李善道耐心的解释,已是尽知了他关於此战的意图,各作思忖稍顷,——如果没有高元道、王薄这一步棋,李善道“搅乱两郡”的意图,诚如于志宁所虑,怕是不好达成,但现有了高元道、王薄这一步棋,他的这个意图却就不难达成了,诸将遂皆不再有虑。

    便赵君德带头,诸将悉数起身,行军礼,应道:“高仪同言之甚是!明公计略妥当,此战如仍不能胜,末将等之罪过也!敢愿请明公下令,往取平原、渤海两郡!”

    “给公等两日备战的时间。玄成,等不及民夫募集完毕了,你先在这两天中,募集部分民夫,取贵乡仓中储粮、兵矢等,以从军,随后,你继续募集民夫,转输黎阳仓粮以作后继。这场仗,短日内结束不了,粮秣这块儿,就交给你来负责了。两天后,开拔北上!”

    赵君德、魏征等肃然接令。

    所谓“名正言顺”,打仗也需要名义,即出师有名。若无名义,将士不知为何而战,先天的气势上就弱了一层。是故,这场原不在李善道料中,被迫提前的与窦建德的开战,李善道亦需给它找个名义。军议散了,他留下杜正伦,吩咐他写一道檄文,以作此战的理由。

    檄文的内容毋庸多言,无非是魏刀儿与李善道盟好,窦建德不讲武德,偷袭魏刀儿,李善道不能不往援救。杜正伦倚马千言之才,很快将檄文写成。

    李善道看罢,即令将此檄文通传军中,公告诸郡,并遣吏持此檄,往告窦建德。

    同时,他在军议上写的几道命令中,有一道是下给驻守河内郡的李育德、季伯常的,於令中,他命令李育德、季伯常加强战备,以防李密闻李善道与窦建德开战后,再次试图进攻河内。

    ……

    备战两日。

    这天一早,赵君德等各部出营,留下了魏征坐镇贵乡,李善道亲领诸部,北上清河郡。

    ……

    从接到刘黑闼的急报,到兵马北上,前后总共只用了三天的时间。

    李善道的决策不可谓不迅速,出兵的速度不可谓不迅捷。

    却就在出兵当晚,兵马离开贵乡,北上才行数十里地,一道急报又送到了李善道手中。

    这道急报,不是刘黑闼派人送来的了,是河内郡的李育德、季伯常遣人送呈来的。

    “王世充於前夜三更,合诸部隋兵,袭兴洛城。李密有备,大败之,斩其骁将费青奴,士卒战溺死者千馀。细作侦知,王世充等兵至兴洛时,王伯当先遇之,与战,不利。”

    赵君德、于志宁等适在李善道帐中,正在计议兵马到平原郡后的进战方略。

    听王宣德将此急报读过以后,于志宁大吃一惊,面色顿时变了,说道:“明公,不意李密却在此际击败王世充!王世充一败,他或就有余暇北犯河内。平原郡,我军还打不打了?”

    暮色深沉,北风呼啸,拍打帐幕作响。

    帐内烛光,明灭不定。

    ……

    自贵乡到南皮,四百余里地。

    虽需得经过平原、渤海此二窦占之郡,然在李善道出兵的前一天,高元道就接到了他的军令。

    高元道在南皮名气不小,潜回南皮后,为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