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二章 王浩:一个普通的新兵蛋子罢了。【求订!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三百三十二章 王浩:一个普通的新兵蛋子罢了。【求订!求月票!】 (第3/3页)

    要是赵卫红转了士官,那么今年年底,他就应该开始领取工资,而非是津贴,每个月一千三四,在这个年头算是妥妥的“高薪”,外加享受十三薪和“三险一金”的待遇。

    以赵卫红勤俭持家的本色,完全可以靠着这笔钱开始琢磨买房的事情了。

    但成为学员后,赵卫红领取的依旧是补贴性质的“津贴”,虽然数额上有所涨幅,但每个月能拿到手的也就不到二百,还不到士官工资的零头,更遑论军官了。

    而这样的日子,赵卫红还要度过整整四年,才能开始领取工资。

    很明显,这个制度无疑会给那些出身贫寒,想要靠着当兵乃至于提干,改变家境的军人造成困扰。

    在这个一切朝“钱”看的时代里,谈未来,谈发展,很多时候都没有谈待遇来的管用。

    这话说起来似乎有点太“现实”了,但这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在赵卫红的前世,直到一零年代末,考上军官和士官学校的军人,在毕业之后才有了“补工资”的说法。

    在校期间,正常领取津贴。

    等到毕业后,再由分配单位根据当事人现在的职级和衔级,一口气补发四年的工资,大抵在二十万上下,也算是变相的帮着攒钱了。

    只不过,这项政策现在和赵卫红明显没什么关系。

    要不是赵卫红现在没什么生活上的压力,他还真不一定能安心读进去这个军校。

    都说穷苦人家的孩子,靠着当兵,提干,能够改变命运。

    这话不假。

    但在改变命运之前,首先要忍受的,就是过上四年,甚至是六年每个月只能拿到两百块钱不到的生活。

    这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对于很多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来说,他们要考虑的可能不是未来。

    而是当下。

    幸好,赵卫红虽然出身贫寒。

    但靠着他自己的努力,家里的条件已经改善了不少。

    父亲当上了村长,这段时间都在专家的指导下,领着赵家村的村民自力更生,争取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听说作物今年的长势,还算喜人。

    有着政策的帮扶,赵家村也不用担心销售渠道的问题,作物利润也可以得到保障,据说明年还要给赵家村盖新房。

    家里的事,现在还真不用赵卫红操心。

    他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静下心思在军校里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在部队里站稳脚跟,让父母过上他曾经许诺过的日子。

    “好了,卫红,手续都办完了。”

    “欢迎加入科大!”

    中校的声音,将赵卫红从自己的思绪中,唤回了现实。

    仔细打量了赵卫红一眼,中校情不自禁的露出了很是欣赏的眼神。

    真不愧是校长他老人家亲自出面去抢的双一等功臣。

    科大的学员,能在气质上和赵卫红进行比较的,几乎一个都挑不出来,站在赵卫红身前只能沦为他的陪衬。

    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赵卫红那些堪称“传奇”的事迹。

    中校的脸上,缓缓露出了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笑容。

    接下来的四年算是有乐子咯!

    “等我打个电话,再给你发衣服和去宿舍。”

    说着,中校便拿起了身前红色座机的话筒,片刻后,忽然很是恭敬的开口道。

    “是,赵卫红到了。”

    “是,是!”

    “走吧,卫红。”

    挂断电话,中校率先起身,朝着门口走去。

    “有人要见你。”

    见我?

    仔细在脑海中思索了片刻,赵卫红没想到自己在科大里,有什么认识的人。

    见中校已经风风火火的走到了门口,赵卫红也不好多问,只得快步跟上。

    二人一路疾行,很快就来到了一间看上去十分低调的办公室门口。

    “进去吧。”

    “别的事情我就不叮嘱你了,相信你肯定都懂。”

    “忙完了过来找我,我就在这里等你。”

    “麻烦您了!”

    向中校道了声谢,赵卫红这才在中校的催促声中,叩响了办公室的大门。

    “咚咚咚,报告!”

    “进!”

    这声音在赵卫红的印象里,格外的陌生。

    不知怎么。

    听着办公室里传出的回答,见惯了大场面的赵卫红,竟是没来由的有些紧张。

    深吸一口气,赵卫红轻轻搭上了门把手。

    进门的一霎那,赵卫红下意识的抬起头,看向了悬挂在办公室门口正上方的指示牌。

    【校长办公室】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