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4章 院士颁证仪式,高光时刻【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254章 院士颁证仪式,高光时刻【求订阅】 (第3/3页)

决,氮化镓雷达才能早日服役。

    徐源很清楚张光意的想法,知道对方也是想让国家拥有更强的雷达。

    可科学实验上面的事,那是绝对急不得的。

    反正他对此有着十足的把握。

    不需要担心什么。

    徐源到达工程院的时间,能称得上是刚刚好,顾不上和许崇兴陈建方说话,便直接前往颁证仪式现场。

    今年工程院新当选院士的名单,在数量上面要比科学院少些。

    平均年龄倒是没什么区别。

    当然他依旧是其中最年轻的院士。

    接下来的时间,则和科学院那边没多少区别,依旧是发表完讲话后颁发证书。

    最终徐源也成功从工程院院长李茂辉手中,拿到自己的院士证书。

    像科学院工程院这样的颁证仪式,每次自然也都是媒体的热点。

    何况这回里面还有徐源,这位自带热度的院士,报道的数量自然更多。

    当相关新闻出现在网站平台,甚至是电视上,有眼尖的网友很快发现,徐源居然同时出现在了科学院和工程院颁证仪式上。

    大家为徐源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拿起这件事忍不住在评论区调侃起来。

    “不愧是徐院士,这无缝衔接速度太完美了。”

    “人家都坐在那里认真听讲,徐院士还要忙着进行下半场。”

    “科学院那边刚结束又跑到工程院吗?”

    “徐院士才三十岁就已经成为两院院士,并且仔细算下来已经有很多科研成果,真让人期待之后的时间,徐院士又会有多少惊喜,希望有生之年徐院士能让我们见证更多的历史。”

    “看到徐院士和两个院院长的合影了,可以说简直是太帅了。”

    “真羡慕啊!”

    “我认为最让人惊喜的是,徐院士之前在开讲啦栏目上的话都实现了,无论是证明霍奇猜想,还是明年空间站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从今天开始,徐院士就是真正的,两院院士了。”

    “在你们打评论的时候,我已经把今天的日期,直接给背下来了。”

    “有先见之明,这事肯定会出题考。”

    ……

    徐源并不知道网友对他的亲切评论,在参加完两个院的颁证仪式后,他整个人也彻底放松了下来。

    接着后面几天,也重新恢复到了先前的节奏。

    如今他除了是两院院士外,依旧兼任着箐华数学院资深教授。

    尽管院里并没有安排教学任务,他还是会开设些公开课。

    或者聚集些数学博士生进行数学讨论。

    对他们的研究困境,和在数学上面临一些瓶颈,给出相应的指导。

    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水平。

    另外他还非常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让大家不局限在数学知识公式中。

    必须把数学内容学活,全部为自己所用才行。

    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诞生出灵感,面对数学难题时能很快找到思路。

    而不得不说,他的课程非常受欢迎。

    除了箐华数学院的学生外,燕京那边同样不少。

    甚至还包括其他城市中的高校。

    对此他除了控制每次的学生人数外,并不区分是哪座学校的学生。

    毕竟他如今除了是箐华数学院的教授,更担任着数学学报编委会副主编,肯定希望看到国内能涌现出很多天赋出众的数学生。

    不单单只是箐华或者燕京大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原本按照之前的安排。

    他在参加完颁证仪式放松下来后,应该继续回到金陵第十四研究所。

    接着氮化镓技术的研究,争取尽快确定适合生产衬底材料技术,来保证氮化镓器件的成品率。

    把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压缩。

    但时间进入到十一月份,在马智明的提醒下,他才想到还有两个月时间。

    便是徐源数学奖首次颁发的时候。

    作为国内首个设立的世界数学奖项,并且用的还是他的名字。

    在首届奖项的颁发上面,他肯定是要出力的。

    何况单凭副主编的身份,也需要参与获奖名单的评定工作。

    起码要做到获奖者的论文能拿得出手,在数学领域中具备一定含金量。

    要知道徐源数学奖的设立,虽说刚开始主要是为数学学报服务,另外促进国内数学界的良性发展,可最终目标却是对标菲尔兹奖。

    在这种情况下,获奖者的学术成就一定要高,这样才能间接提升大家对徐源数学奖的印象。

    好在借助霍奇猜想数学交流大会的热度,近一年来数学学报接受的优秀论文不少,勉强能从中选择出不错的数学论文。

    对此徐源也只好把金陵那边的氮化镓技术搁置,等他给获奖者颁发完奖章,再重新展开对氮化镓技术的相关实验工作。

    而刚开始张光意得知这个消息时,心里面也可谓是非常担心。

    还以为徐源撂挑子不干,放弃对氮化镓技术的研究工作了。

    这才刚有点起色,就这样放弃的话,那可是整个科学界的巨大损失。

    关键就算让别人接手,只怕也根本跟不上徐源的思路和方向。

    徐源对张光意的表现,倒是完全在意料之中。

    最终强调氮化镓技术已经有了进展,不会影响氮化镓雷达服役后,才算是让对方彻底放心下来。

    按照数学学报之前的相关流程,平时发表在学报上的优秀论文,就会相应的记录下来并追踪,后续在数学界中带来的影响力。

    然后编委从这些论文中再次抽选,递到徐源和马智明等主编级别手中。

    确定三位获奖者。

    由于去年在数学交流大会上,首次宣布了徐源数学奖相关情况。

    对第一次颁奖,数学界内也都很关注。

    除了海外也有不少媒体报道外,数学社区中很多数学人都开始讨论起来。

    徐源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数学大师,真正进入数学最高殿堂的人,以他名字命名的世界数学奖项,影响力目前或许不如菲尔兹奖。

    但对于获奖者来说,也能称作是不错的荣誉。

    转眼快两个月的时间过去,徐源和马智明这边,再对相关论文和影响力讨论,也正式确定出了获奖名单。

    同时颁奖典礼也准备妥当,就等着再次给数学界带来一场盛会。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