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7章 大国航天【万更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217章 大国航天【万更求订阅】 (第3/3页)

特!”

    “这不可能。”

    “怎么会是这样?”

    诧异之下甚至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因为新闻上报道的内容,根本不是他以为的轨道自主交会对接失败,反倒是祝贺成功的文章。

    “华方宣布成功掌握自主交会对接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

    “首次尝试轨道交会对接圆满成功,对接过程仅用七分钟。”

    “路透社报道这是人类航天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

    “彻底掌握自主交会对接技术,世界上第二个空间站是否能搭建成功?”

    ……

    无法接受自己的判断失败,他当即又在电脑上仔细搜索起来。

    想弄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毕竟空间环境发生变化导致轨道衰减,这是可以百分百确定的事实。

    在这种状况下,他无法想象对方是如何做到精准成功对接的。

    并且整个对接过程还只用了七分钟,这种精准程度从某方面来说比他们还厉害。

    他们早在四十年前就进行了首次对接试验,直到现在完成国际空间站的搭建,就这样有时在对接过程中都还需要花时间调整。

    很快仅仅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他整个人的动作便僵硬了下来。

    目光注视着电脑屏幕上的内容,一时间显得有些失神不知所措。

    “居然提前进行了变轨对接,把轨道衰减问题给完美规避了过去。”

    从他得到的消息来看,可以确定对方这次的交会对接试验选择了临时更改方案,把对接时间起码往前提前了一个小时左右。

    在空间环境变化之前,完成了航天飞行器的对接。

    但作为国际空间站轨道对接总工程师,他很清楚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

    要知道飞行器轨道对接,整个步骤流程都是经过精准计算的。

    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误差。

    否则就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去调整轨道。

    因此像这种临时调整对接时间的情况,根本是不太可能出现的事。

    就算紧急调整也必须留出足够的计算时间才行。

    除非对方是提前预测到了轨道的衰减,可这种精确的空间环境预测技术,连他们都没有真正掌握。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心里面只觉得非常复杂,有种认知被彻底击碎的感觉。

    原来他眼中不可能掌握轨道对接技术的团队,不但轻松实现了首次完美对接,甚至连空间环境的变化都能提前精准预测。

    且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轨道的重新计算,随时改变交会对接时间。

    尤其想到先前他信誓旦旦和博尔逊斯,以及众议院的弗沃克说的那些话,越发觉得原来自己才是小丑。

    正当塞特维被事实打击的思维混乱时,博尔逊斯也注意到了情况的不对劲。

    当即站起身走过来询问:“你刚才说什么,情况究竟怎么样?”

    “塞特维。”

    “谢特!”

    博尔逊斯在连续喊了几句后,塞特维这才算逐渐回过神来。

    整个人犹如泄了气的皮球,抬起视线看向博尔逊斯告知自己的发现。

    “博尔逊斯先生,我们的判断是完全错误的,对方提前预测到了轨道衰减问题。”

    “所以选择了提前进行交会对接。”

    “对方已经彻底掌握了这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将塞特维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博尔逊斯也是瞪大了眼睛满脸不敢相信。

    万万没想到才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事情便发生了如此大的反转。

    “这不可能!”

    面色阴沉说了这么一句,下秒直接将塞特维从座位上推开。

    亲自查看网上的消息。

    可在看到那些新闻标题后,他顿时沉默了。

    赛特维的话或许有假他可以不相信,但那些国际上比较知名的新闻媒体,肯定不会在这种全球关注的新闻上胡乱报道。

    也就是说,对方成功完成对接试验,宣布掌握了此项技术。

    而对方眼下的热度和讨论度越高,越显得他先前在东景航天会议上的发言,属于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

    与此同时。

    远在巴黎的某庄园内,沃尔纳正穿着一身运动装站在草地上打高尔夫球。

    作为瓯空局负责人,今天难得是他的休息时间。

    在刚好晴朗舒适的环境下,怎么能够拒绝打上一场高尔夫球。

    伴随他双手紧握球杆,在比较标准的姿势发力挥动球杆之下,草地上的高尔夫球顿时飞射出去。

    或许是对自己这一杆比较满意,他脸上表情顿时浮现出些许笑容。

    可就在这个时候,却见一位穿着正装的青年男子快步走了过来。

    手里还拿着一部苹果最新推出的智能手机。

    不过还没等他近前,便见沃尔纳眉头微皱,显然对这一举动不怎么满意。

    下秒丝毫不给面子的厉声训斥起来。

    “我说过多少遍了,不要在我打高尔夫球的时候和我谈工作。”

    “有什么事不能推到后面讲。”

    反观那位青年男子则像是见怪不怪,闻言并没有出声反驳什么。

    只是依旧站在原地保持沉默。

    差不多过去几秒后,沃尔纳的情绪逐渐收敛,最终还是先语气缓和了下来。

    主动询问起对方事情,暂时停下打球。

    “有什么事说吧?”

    这时青年男子自然不敢耽误时间,连忙把情况告知沃尔纳。

    “刚接到最新消息沃尔纳先生,今天航天科技集团成功完成了轨道对接试验,并面向全世界宣布,他们成为第三个拥有此技术的。”

    “你再说一遍,他们实现了轨道自主对接?”沃尔纳被吓了一大跳。

    显然这个消息有些超出他的预料。

    而面对上司的追问,这位年轻男子也没迟疑,边把手机递过去边继续往下面讲。

    “消息应该是真的,很多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另外他们还想询问我们对此事的看法?”

    沃尔纳接过手机简单看了几眼,便确认了助理所说内容的准确性。

    但他依旧不相信对方仅是首次尝试对接,就能彻底掌握这项关系着空间站搭建的技术。

    因此听到助理的后面那句话后,顿时开口表态。

    “他们很幸运,能够碰巧完成了交会对接,不过距离真正掌握这项技术还早。”

    是的。

    在他看来出现这种结果只有一个可能。

    那就是对方在对接过程中运气比较好,所以才没有出现困难。

    并不算彻底掌握了轨道交会对接技术。

    青年助理闻言则也想到什么,当即忍不住试探性接上了一句。

    “沃尔纳先生是说他们运气好?”

    “那不然呢,幸运可不会一直存在。”沃尔纳理所当然的回答,随即便显得有些不耐烦:“赶紧去回答那些记者媒体们吧,我要接着打我的高尔夫球了。”

    “好的沃尔纳先生。”男助理最终应了声不再多问。

    随即立刻转身离开。

    作为助理只需要认真执行上司交代的事,至于会造成什么后果和他关系不大。

    就这样。

    几乎是当天下午的时间,便有几家媒体针对瓯空局的态度进行了报道。

    有较大的篇幅指出,瓯空局称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只是运气,对方尚未真正掌握空间轨道交会对接技术。

    本来大家都在讨论这件事情,为世界上出现了新的航天大国高兴。

    毕竟掌握此技术的势力越多,人类文明对太空的探索才会更快进展。

    但突然出现这样一个表示质疑的言论,且主体方还是瓯空局,毫无疑问会引起大家热议,哪怕先前相信的人看到这样的内容也难免动摇。

    而当这篇报道被传回国内后,自然是瞬间炸开了锅让网友们气愤不已。

    怎么着。

    我们成功实现了航天飞行器的首次对接,结果却被毫无道理的说成是运气好。

    那别人也运气好一次看看。

    按照这样的逻辑,国际空间站能搭建成功,也完全是比较幸运。

    各成员并没有掌握搭建技术。

    于是在这种讨论下,网友也开始整起花活讽刺,坚决维护自家取得的成果。

    “说咱们是靠运气完成的对接,这也太不要脸了。”

    “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无非是见不得咱们好罢了,但越是这样咱们就要成长的越快。”

    “原来海外的那些技术都是靠运气好,压根就没有真正掌握啊!”

    “我看这就是单纯的无能狂怒,毕竟他们应该真没想到咱们会这么轻松。”

    “这种操作是特意把脸递过来,希望咱们能够打的在狠一点吗?”

    “就让他们这些人叫吧,等我们建成国产空间站,有他们反过来求人的时候。”

    ……

    徐源一觉睡到了三号的下午,睡醒洗漱完还没走到飞控中心大厅,便从大家那里得知了网上的情况。

    尤其是自家完成的自主交会对接试验,在别人口中成了轻飘飘的一句运气好。

    不过对此徐源神情却依旧保持着平静,甚至还嘴角上扬脸上浮现出玩味笑容,随即同身旁的陈建方何鲁平他们讲道:

    “既然对方挨了一巴掌觉得不够,还想把脸伸过来让我们正反再打一下。”

    “这种要求又怎么好拒绝呢。”

    “毕竟咱们又没说只进行一次对接试验。”

    几人将徐源的话听完,脸上也都不约而同浮现出了轻快笑容。

    此次对接试验任务,在计划之初便是要进行多次对接试验。

    也就是说眼下组合体待飞行一段时间后,会在地面测控通信系统的引导下,使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分离并重新拉开距离。

    然后经过调整轨道,再次进行对接试验,最大程度发挥两个航天飞行器你价值。

    并且这项操作会重复几次,直到神舟飞船返回舱脱离返回地球。

    届时每次对接均以精准完美的过程结束,那么无论是瓯空局还是航空航天局,谁在去说这是运气那只会显得自身愚蠢。

    被徐源这一番话说的,何鲁平和陈建方他们心里顿时痛快不少。

    接着便和徐源一起前往飞控中心大厅指挥,确保后面的几次对接试验均能圆满完成。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