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六章 想不到好的章节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三百四十六章 想不到好的章节名 (第2/3页)



    听着耳边一剪梅的笛声,郭子义有种拿出“乐器流氓”压倒一切的冲动。

    可他刚起这念头,忽然发现视野中央闪过一段燃烧火焰的游戏字幕——『你被选为先锋骑队的指挥官』

    “啊?”

    郭子义心说自己一个平平无奇的骑马爱好者,突然就成了先锋骑队的指挥官?

    不过当他看见某位兄弟摆出一副摄影姿势对准他,一股强烈的表演欲瞬间占据大脑。

    “咳咳。”

    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他把两匹马的缰绳攥在手里,视线余角快速比对摄影的角度,一边摘下狰狞的面具,一边微调脸庞,使英俊的侧脸保持完美角度。

    心中预判摄影了足够多的帅脸,郭子义当即合上面具,高举右手呼喊,“出击!”

    一声令下,数百骑兵奔驰出营。

    刚看完审判的百姓正准备各回各家,就瞧见一群高举数百旗帜的骑队涌出兵营,随后从身前的土丘掠过。

    离得近的百姓一眼发现光怪陆离的打扮,吓得当场惊声尖叫,还以为里的妖魔鬼怪跑出了洞府。

    早有见识的平民则尽力安抚,这是红巾军的扮演特色不得不品尝,红巾军将爷们就喜欢舞乐、戏班子之类的玩意。

    而那些站的远的,只能瞧见随风飘扬的旗帜,上面写着多种多样的名字,花里胡哨的叫人看不懂真正用意——

    『大汉秦军』,『罗马禁卫军』,『扬基大陆军』,『女娲的泥偶』,『大顺军』,『你爹来了』,『北洋六镇』,『不好的官兵我会杀』,『第二,帝国,砰』……

    张荣看不懂那些旗帜,但他知道这些红巾军一定肩负着重大使命。

    联想到先前告状之前的忐忑不安,再看看如今大仇得报的自己。

    他低头看向染满血渍的双手,内心虽有一阵虚无的空虚,但更多的是卸下负担,准备迎接新生的轻松。

    张荣望着一众百姓回归城乡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红巾军将爷们果真就像传闻那样知行合一,说到做到,是真的在爱惜小民,把平民百姓保护得很好。

    审判才刚结束,他们又急匆匆赶往别处。

    这些将爷一定是穷苦人出身。只有穷人出身的劳苦大众,才懂得穷人的辛劳疲累,懂得饱受冤屈却不敢声张的煎熬,知道百姓所求不过是“公平”二字。

    张荣看向远方,遥看那个视线之外的济南,京师,乃至整个天下。

    既然红巾军来了,这该死的天下也许会变得不一样吧?

    ……

    “击鼓!”

    十二面牛皮战鼓同时擂响,一众文臣武将在左右站立,杨文岳直勾勾看着不远处的土丘,三面干瘪的篷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充盈起来。

    篷布如雨伞展开,竟拖着狭小的竹篮飘向天际。

    三根粗壮的麻绳从竹篮底部延伸,缠紧地面的铁钩,仿佛锁住了三只欲展翅高飞的大雕。

    随着篷布上浮的高度超过瞭望塔,杨文岳身边的文臣武将不禁发出喜悦的低呼。

    果然成功了。

    杨文岳长舒一口气。

    这玩意是官军近期仿制贼兵的“大号孔明灯”,虽不能容纳四五人,但也足够一位兵士升空。

    这既能提前警戒敌情,又能通过旗语和号箭报告信息,还能通过滑轮把神火飞鸦、神机箭等火器运上竹篮攻击敌军——

    多亏了曾经与背嵬军并肩作战的官兵,他们收复辽东之后退回北方驻地,也带回了耳濡目染的背嵬军秘术,结合孔明灯的基本原理,几经实验一番果然大获成功。

    他亲率四处拼凑的七万大军走出济南,其实没有一战灭贼的十足把握,但眼下多了一件“神器”,顺利剿贼的胜率又新添了几分,连原本对反贼的担忧也抛到脑后。

    眼看着这玩意喷火的模样犹如火炉,杨文岳将它定名为“诸葛炉”,既有区分之意,又能使人联想到孔明灯。

    只是他高兴的有些太早。

    似乎是麻绳拴住了竹篮,这诸葛炉只超过瞭望塔数仗便再无提升。

    于是杨总督下令松绳十丈,想看看这玩意还能攀升多高。

    然而这诸葛炉像是傲娇的狸花猫,仅仅攀升三丈便再无动静。

    这就有点糟糕了。

    要知道贼兵的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