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七章 粮粮粮粮草征收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三百三十七章 粮粮粮粮草征收人 (第2/3页)



    在明末环境下,按照边军薪资,供养一名脱产战兵只需十八两年薪,外加五斗的月粮,合计一下也就二十四两左右,偏远省份的士兵军饷更低。

    此番夏税的成果折算成银两,也有两百万两左右,足够覆盖当下红巾军所有战辅兵开支,官吏俸禄,甚至还有余裕招募新兵。

    即使要配齐士卒的旗帜甲杖,甚至是升级为半火器部队,也有下半年的秋粮补足。

    哪怕是精明玩家都不禁感叹,大明坐拥如此深厚的税收潜力。

    仅仅山东一省就有良田无数,丰富矿产,沿海还有海运、晒盐之便利,却被朱明藩王、贪官污吏、士绅豪强吃成暮年老人,遍地粮仓空虚,军备废弛……

    跟这样一群虫豸硕鼠在一起,怎么搞的好整个国家?

    有了充足粮食在手,玩家们迅速安置各县惨遭“坚壁清野”的难民,预估秋收之前就能恢复常态。

    战斗玩家觉得征税成绩可喜可贺,却不懂所以然,只知道是屠刀起了大作用,才能迫使士绅豪强乖乖献土、纳粮。

    文职组却明白,这是刷新吏治的核心作用,纵使把豪强不分黑白地杀光,也得有识字、会算术的去清点田亩、细软啊。

    若没有文职组抽空盯着这帮投降的胥吏,怎会有此番耀眼的税收成绩。

    将部分军事力量转化为行政力量的优劣皆有。

    优点是,红巾军在短时间获得极强的掌控力,就像一只变异的虫后,将器官转化为触手伸向各方。

    坏处也显而易见,大量玩家不得不分散下去,大大削弱了总体军力。

    在彻底消化地盘之前,红巾军实在没有余裕继续征伐。

    就在这种诡异的和平状态下,红巾军全体得到一个好消息。

    先前加入山东战区的两千余新玩家赶到了。

    他们跟着黑旗营大摇大摆地北上,旋即进驻鲁南的“坤帮”影响区,接着在坤帮的带领下,扮作押运粮草的民夫穿过丘陵山道,抵达青州。

    这些支援红巾军的新人带来几个消息。

    好消息是这批两千援兵初来乍到,没什么精悍的战力,但是平时最喜欢看《晚明风云》的视频,很容易上手军政事务。

    就算把他们当作两千多双眼睛监督基层官吏,也是给红巾军帮大忙了。

    其次,新人带来一批武器弹药,两千支迅雷铳,也就是线膛燧发枪,外加一系列玩家喜闻乐见的小道具。

    坏消息是明军正在集结强兵,各地士绅也一改吝啬态度——似乎有人暗中宣传红巾军的“压制豪强”政策,迫使大量摇摆不定的士绅坚定立场。

    士绅纷纷慷慨解囊资助官军,即将展开一张围剿红巾军的大网。

    面对敌人的反扑,玩家自然不怕。

    他们早已做好进攻与防守的两手准备,青州以西的一处驿站被逐渐强化。平原与丘陵交界处的胶州也被加固。

    当然了,大多数战斗玩家并不想打守城战,巴不得敌人聚成一团杀过来,打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决战。

    而不是蹲在府县结硬寨打呆仗,玩什么你攻我守的拔寨游戏。

    毕竟攻城永远是令人头疼的大事。

    尽管红巾军麾下数万步骑兵马散在东三府各地,真正能摆在青州的主力仅有两三万兵马,但不妨碍红巾军能募兵。

    经过一轮多快好省的榨税行动,红巾军的底气变得更足。

    摸着已经建立初步统治的乞活军过河,官吏、警察等维稳团队少说要有人口的万分之二十左右。

    红巾军打算征募六千警察,三万新兵——

    战斗玩家总要抽调出去征伐,戍守任务就交给嫡系侍从与新兵负责。

    于是登莱两府、青州半府招募警察与新兵的消息,迅速在城乡传播开来。

    红巾军公开招募警察六千名,要求十八岁至三十岁之间,身体健康无疾病,若能识字,年龄可放宽至三十五岁。

    原本就是做三班衙役,有着丰富缉盗经验,身无罪累的,可以优先录取。

    警察的待遇每月给银一两,包两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