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五章 他出多少,我给双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二百八十五章 他出多少,我给双倍 (第1/3页)

    答案自然是两班贵族。

    他们掌控着这个国家最多的土地,却是缴纳贡赋最少的人群。他们时常利用优势地位兼并小民土地,逼良为奴。

    玩家们根据朝鲜户曹的税册得知,政府掌握的账面土地一共152万结,而在倭寇入侵之前,全朝鲜土地高达172万结,就这还没算隐田数目。

    一结土地为每年产出三百斗粮食的土地,而朝鲜十五斗才相当于大明一石,也就说一结朝鲜土地年产二十华石粮食。

    以往两班贵族象征性缴些许田税、贡物即可,但维持国家运转需要大量资金,如此沉重负担自然转嫁给底层百姓。

    自耕农每结土地负担的税赋高达数十斗,甚至上百斗。

    自耕农无力负担贡赋便要借债,还不起债务就要卖地,甚至沦为私人奴婢。

    久而久之土地与百姓尽皆成为两班贵族的私产。

    一个两班家族往往掌握上百奴婢,为他们耕作,挑水,洗衣,劈柴,煮饭,做菜,养马,掏粪,清洁,织布,缝补,穿衣,洗脚,搬运,替打……

    而这种封建依附关系往往是世世代代不可变更的,你爹娘是奴婢,你生来也是奴婢。

    可是如今新王借来天兵驱逐鞑虏,决定改变朝鲜贫弱的现状。

    自王命达到各地起,一律按照土地的数量多少征收赋税,每结土地春秋两季征收三十斗,若按照金银纳税,则可优惠八折。

    另外过去被贵族把持的沿海渔税、盐税、船税一律改由官府征收。

    新王还鼓励各地开矿冶炼,增加出海贸易许可证……

    随着“大同法”的消息传递开来,各地农民欢呼雀跃,这下他们的负担起码减少一半,甚至六七成。

    百姓的生活总算能喘口气了,朝鲜政府也能新增大量税粮。

    可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三十斗的税粮相当于产量的十分之一,原先几乎不纳税的贵族,突然多出一笔“固定支出”,多少觉得有些肉疼。

    他们宁愿拿这笔钱去花天酒地,也不愿意交出去给国王用。

    更何况新王颁布的一系列新法,多少有些指着两班鼻子臭骂的挑衅感觉。

    他们数代人积累的财富家业,凭什么国王一句话就能割肉?

    朝鲜毕竟不是富有四海的大明,中央政权强大起来足以碾压地方势力。

    这里的地方豪强若是做大之后,是真能凭借武力推翻国王。

    两班贵族并不陌生“大同法”,上上任光海君,前任太上王都推行过类似的“宣惠法”。

    只是前者被贵族推翻,后者遭到两班强烈反对,连京畿道都没推行完毕便草草废除。

    新王才上位短短几日,就迫不及待找死,真当贵族熟读儒家经典,只知道之乎者也?

    谁敢不拉拢两班贵族,其下场一定是“被退位”,甚至是意外暴毙,更别说新王上位多少带点政变的污点……

    新法的传播使得中下层百姓喜气洋洋,全州城内一处贵族宅邸却响起一阵阵叹息声。

    “想不到那贼子被软禁在东宫,也能串联贼兵犯上作乱,篡夺王位!前些日子我见贼子苛待士人,造下平壤士祸,便料此贼子有大逆不道之心,今日一见果真如我所料……”

    一名五十来岁的贵族哀声叹息,下巴与两腮生出的浓密胡须犹如一团扫帚毛左右晃动。

    “汉阳驻扎的御兵何止数千,怎么叫那贼子得逞?!如今恶法将至,我们该当如何啊!”另一名中年贵族重重拍打桌案,震得茶碗铜碗哐当作响。

    “郑老莫要急躁,逆贼既已篡夺上位,还得我们这些忠臣义士拨乱反正才是,岂不闻中原寓言亡羊补牢,犹时未晚。”

    “我岂能不懂这些道理,只是胸中总有不平怨气,叫我不甘呐!”那中年贵族一脸哀伤,“逆主假借‘通虏’罪名大肆杀伐士人,我恨不能手执利剑,一剑刺死那谋逆贼主!”

    “唉,贼主可恨呐……”

    “不如渡海去上国京师,状告逆主谋反!”

    在座的二十余人微微一愣,半数人迅速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