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五章 已阅(二合一大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百四十五章 已阅(二合一大章) (第3/3页)

车的轮子深陷血泥。

    炮兵组玩家的呼唤声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有些正在处决俘虏的玩家才用钢刀把鞑子后颈砍出一个豁口,还没把人砍死,就转头离开去帮忙。

    只留下将死未死的鞑子呕出一滩鲜血,趴在地上静静等待剧痛的折磨直至死亡。

    玩家与民兵协同挪开沉重的尸体,接着铺设一面面盾牌充当“履带”压住泥泞的地面。

    染满血污的车轮压上盾牌发出吱嘎脆响,历经艰难才抵达皇城之下。

    “我们的大炮来了!”玩家们精神振奋,数门红夷大炮与十余门各式口径小炮尽皆推送至皇城四面。

    不等将官命令,炮手们便接管火炮开始装填弹药。

    “攻城炮装填完毕!”

    “开炮。”

    指挥官一声令下,炮兵们纷纷点燃火门的引线,沉重的火炮猛地向后连退数米。滚烫的炮弹飞出一团浓密的白雾,混杂着火药爆燃的动能撞向城墙的石砖。

    皇城厚墙的砖石剥落,碎裂的砖屑四处飞溅,炮弹的冲击轰隆仍在响彻,一点一点在城墙上留下冲撞的痕迹。

    “火炮复位!”数名玩家连忙上前,将后退数米的炮车还原方才的位置。

    其实这种近距离轰击已经不在乎命中率,只要调整好炮口角度,随便一发都能命中皇城墙体。

    火炮装填的过程仅有短短一分钟,但对于血战心切的玩家们来说却是度秒如年一般,恨不能瞬间铸造一门乌尔班大炮发射一枚巨弹,轰塌皇城的城墙。

    玩家们待在原地恢复体力,眼睛死死盯着前方不断剥落石块的城墙,随着穿透的空洞愈发变大,玩家们都紧紧握住手中的刀。

    诸多大小口径的火炮轮番轰击皇城的城墙。

    黄子龙看着城墙几段在炮击的削磨下不断变薄,昂奋的心脏仿佛渐渐从胸口提到喉咙。

    他扭动面容,活动一下脸上的肌肉,跟着前方的玩家推着盾车缓缓前进。

    咚!咚!咚!

    炮弹击中城墙发出的闷响恍若巨人在敲打热血战鼓,让每个玩家心中的血液律动仿佛都在跟上战鼓的节奏。

    靠近西面的一段城墙出现空洞,黄子龙看见某段墙体的石砖几乎快要破穿,心中隐隐泛起一阵没来由的低喝。

    八十,八十,八十,仿佛有建筑工人正在手持大锤砸击墙面。

    腰后受的伤被临时包扎处理,黄子龙一手握着腰刀,另一手握着不知从哪捡来的三眼铳当锤子用。

    他跟所有玩家一样,从炮击,换弹,冷却,炮击……等了很久很久,仿佛等到花儿都凋谢。

    一颗炮弹忽然再次命中豁口中的空洞,只听轰隆一声响,空洞上方的墙体平面瞬间崩塌,站立其上的鞑子跌落下去,扬起一片浓密的烟尘。

    待烟尘缓缓散去,黄子龙双眼猛地瞪大,皇城的一段缺口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啊啊啊啊啊!”黄子龙与兄弟们争先恐后发起冲锋,甚至有人要在空洞处自己先打起来。

    谁都想做第一个俘获鞑子家眷的“猛男”。

    “快去救主子!”退下城墙回守的侍卫、健妇们拼命挡在宫殿之前,用血肉之躯阻挡玩家前进。

    “该死的,给我滚开!”

    黄子龙抡起钢刀与三眼铳砸击敌人,飞溅的鲜血扑到脸上,热热的。

    然而无论明军如何攻杀,就是不能闯入宫殿一人,忽然宫殿的大门猛地推开,喷出一股热浪与黑烟。

    殿内已然燃烧起来,冲天的火苗吞噬着梁柱,不断向屋外房檐扩散。

    眼见诸位福晋、阿哥、格格安详地躺在地上好似陷入沉睡,由干柴蔓延开来的火焰充斥整个宫殿,那些拼死抵抗的侍卫健妇顿时释然。

    “主子都去了……”

    于是他们也都抬起刀剑自刎殉主,饶是继续抵抗的侍卫也都被明军杀死。

    随着最后一个侍卫被砍死在地,所有明军、民兵不由自主望向“躁动”的皇城,双眸中倒映出熊熊燃烧的滔天大火。

    包裹宫殿的火焰继续蔓延,像是一条火龙为庆祝节日而肆意扭动身躯,将一个个凡人献上的“宫殿”吞入腹中。

    至此沈阳全城彻底拿下,压迫在辽民肩头的一座大山终于垮塌。

    所有出身辽东籍的将士们顿觉浑身一松。

    明明空气中弥漫着火焰、硝烟、血腥混杂的复杂味道,他们却还能嗅到一股轻松愉悦安宁的气味。

    即便接下来要面对奴酋的主力大军,或许还要历经一波三折,撤后与其他伐清大军会合,但他们都知道家乡已经在脚下。

    昔日遥不可及的回家梦终于有了实现的希望。

    而带给他们希望曙光的是背嵬军将士。

    所有辽东籍的将士们不由得振臂高呼,他们高呼着背嵬军的名字,发自内心地挥舞着镶黑旗帜,将那些背嵬军勇士抬起来抛到空中。

    他们高喊大帅的名字,称赞多位副帅的智慧,赞美背嵬军士卒与所有参战将士的勇敢。

    “荣耀属于天生战狂!”

    “荣耀属于复辽勇士!”

    “背嵬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背嵬军万岁!”

    但那些随军的文官却感到一种不详的感觉,背嵬军高涨的声望似乎已经到有点危险的地步。

    若是朝廷顺利收复辽东,那出身辽东籍的背嵬军将在辽东拥有远超鞑子的声望,甚至能压住朝廷的光辉。

    功高盖主,非社稷之福啊。

    ……

    与此同时,黄台吉的主力大军终于抵达连山关,只要二百里就能达到沈阳。

    黄台吉望向北方,心中默念着某个女人的名字。

    等我回去。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