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猿神,启动! (第3/3页)
“乞活军来了就是好,朗朗乾坤。贪官污吏就像妖怪遇到了照妖镜,无处遁形!”
王成器忍不住效仿义军的“戏班子”,也模仿着唱了两段,好似自己成了惩奸的大侠横扫四方。
患病的老母却有些担忧,“若是朝廷再打回来怎么办?”
“朝廷?哼!早没人帮朝廷了,咱们打襄阳的时候,义军一呼百应。”王成器面色泛红,“就凭那个草包杨督师,再给他十万精兵,他也休想打回来!”
妻子见他高兴,柔声附和道,“照这么说,咱们该盼着乞活军早早打进京城当皇帝了。”
“那是,大明这艘破船也该沉了。”
白发老者听到襄王一家被灭的时候,不由得浑身一紧,混沌的思绪仿佛重组复原。
他回想起来,自己就是王某所说的草包督师。
杨嗣昌。
换做以往时候,他定要与诋毁朝廷的贼厮辩论一番,甚至要挥舞老拳以报君恩。
可是眼下维系良好感觉的心气散了,他张了张嘴,却一点声音也发不出。
绝望与悲凉在心底掀起波浪,他一口糙米也吃不下去。
襄王被杀意味着他的后路基本断绝,失陷藩王的罪名谁都背负不起。
当日百姓“箪食壶浆”,助贼攻城的盛大场景依旧历历在目,他们争先恐后要灭了官府,灭了朱明江山。
杨嗣昌不禁要问,自己真的错了么?
真的不是贼寇施展妖术蛊惑人心,而是三饷压在百姓头上,逼得百姓走投无路么?
杨嗣昌出身优渥,父亲是崇祯初年的三边总督杨鹤,他自己也是进士出身,官运亨通。
他双耳所见皆是衙门、朝堂,出差任官也是乘船坐轿,要么住驿站,从来没有机会真正深入了解贫苦的百姓。
这些日子他虽然处于“疯癫”状态,但一村百姓的境遇,还是被他尽收眼底。
百姓不愿意老老实实饿死在家里。
因为他们是人,走投无路的时候也会暴怒,也会反抗,也会对官吏大吼。
百姓的衣服,陋屋,伙食,家具,家人健康状况……全都超出他的想象。
他想不到贫民会这般凄苦,平日里他家人一顿饭的开销,就足够一户贫民吃很久。
他听到无数百姓在辱骂朝廷,诅咒圣上,但他却无言反驳。
他切身体会过贫民的生活后,才知道官老爷小小的一次任性,亦或是轻描淡写的税收加派,都会给百姓带来惊涛骇浪般的冲击。
他,真的错了吗?
深夜的月光透过陋屋的缝隙洒进屋内,杨嗣昌依稀能看见一大家子挤在一起的幸福模样。
他们睡前都在畅想美好的未来。
家主想把陋屋翻修,妻子想给孩子做几件新衣,老母期盼能给老大说个媳妇,老二与老三则想每天都能吃饱饭,而平日里饿到哭的幺儿一直呵呵傻笑……
多么美好的一家人。
而他这位统领数省的督师,却成了这一家,这一村,乃至千人,万人的绊脚石。
杨嗣昌离开了。
他带着一个小板凳与一串麻绳,来到村外一片树林,被一棵“独立”的老歪脖子树吸引过去。
他抬头望了望自己选定的枝干,迅捷扯烂一片衣物,咬破手指在上面写下几个大字,旋即抛落在脚边。
他踩着板凳,将脑袋探入绳圈,随后鼓足勇气一般一脚踢飞板凳,整个人挂在绳圈荡漾起来。
拉扯喉咙的绳圈越来越紧,他看着视野尽头缓缓展露橘红光辉的朝阳,情不自禁落下两行浊泪。
他竭力张嘴说话,却只有嘴唇闭合。
随着朝阳缓缓升起,温暖的光芒照射大地。
一片布料上书写的血字被光芒照映出来——
杨嗣昌愧对君父,愧对万民。
……
而京城内,收到南阳、襄阳相继陷落的朱由检大发雷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