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定制(三) (第3/3页)
则是一百零八御妻,宝林(正五品)、御女(正六品)、采女(正七品)各三十六人,实则无定数。
再向下便是暂无定级的选侍和淑女,选侍为未正式册封前的妃嫔候选者,淑女则指通过选秀、进贡等入宫,但还未得封号的女子。
为了避免轮不过来,实行轮岗侍寝制,结合月相变化安排侍寝顺序。初一至十五(月圆前),从妃嫔逐级轮至皇后;十六至月底(月缺后),从皇后逐级轮至御妻。
皇后独享十五、十六两夜,而一百零八御妻需在二十二至三十日每十二人共侍一夜。
当然,规矩是这么定的,但是皇帝想去哪去哪,想怎么睡就怎么睡!
另外太子视同副君,故而太子妃同正一品受俸禄,实则超品,位列群臣之上。
妃嫔等级是皇帝后宫的封号体系,主要用于区分地位与待遇,而非实际行政权力,与前朝地位也不同,凡是有品级的妃嫔,无论是国公还是官员也要行礼,只是若品级不如官贵,在受礼以后要欠身还礼。
皇室皇子和公主也是不同前朝,纵是国公也是要低于皇室,一品官员也是。
具体礼节较为复杂,但是基调是皇权大于一切。
只有正三品以上高官,乃至侯爵及以上贵族才有受还礼的资格。
后宫妃嫔的品级并非和爵位与尊衔等级挂钩的,你就是正二品的尚书,见了一个才人也要先行礼。
不过不是大礼罢了,不同等级有着复杂的划分。
常礼、尊礼、重礼、大礼,都是不同的方式。拱手一拜和下跪叩头这差距自然是极大的。
皇室内部,以皇帝为主,三服以内之人按照嫡庶、辈分、爵位等确立,三服以外还是看爵位身份。
另外嬴政为了不养猪,哪怕是皇室,照样有着爵位递减,和诸多贵族一样,皇子成年册封爵位以后,照样隔代递减,和贵族一样。
这都是为了服众,皇帝儿子都要世袭罔替的递减,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当然,特殊情况除外,单笔单议。
另外特殊一点的是,皇子之嫡子承袭爵位递减,其余庶子也有爵位,但比嫡子低一等,再接着往下也是如此,直至减为平民。
至于地方官制,郡设郡守一人(从三品)、郡丞一人(正四品)、郡监御史一人(正四品)、郡监御丞一人(正五品)、郡都尉一人(正四品)、郡都尉丞一人(正五品)、司农监一人(正五品)、都水监一人(正五品)、司法监一人(正五品)、司安监一人(正五品)、大医士一人(正五品)、大学长一人(正五品)。
下属属官行政、司法、赋税、刑名、教医、教化等各设署、处、科不等,各部门齐全,皆为七至九品。
县分大县小县,大县为县令一人(正六品),小县为县长一人(从六品),皆设县丞一人(正七品),县都尉一人(从六品或正七品),县监御史一人(从六品或正七品),教医一人(正八品),教喻一人(正八品)。下设属官也是齐全,各处各科不等,为八至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