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五十五章 刘季入咸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六百五十五章 刘季入咸阳 (第2/3页)



    大梁城破以后,张耳借助和朱家的关系,成功比较积极的投靠了大秦,以他的钻研能力,还有他贤德的名望,以及对魏国的熟悉和人脉,很快就颇为受到蒙武的看重。

    在中苍到了以后,更是受到了中苍的看重,有幸在中苍身边做一主簿。

    像张耳这样的人,只要有机会,是一定可以飞黄腾达的。

    在成为中苍身前的红人以后,他在梁地的发展就更是顺利无比,同样这也有益于中苍对于魏地的梳理。

    张耳这样的人,深知狡兔三窟的道理。

    张耳、陈馀、刘季三人,在大梁已经是结为了刎颈之交,三人不分彼此。

    张耳和陈馀的根底全在魏地,陈馀更是在大梁有着非凡的人脉,两人在魏地也都是有些贤名。

    他们二人情知,只有在中苍手下,在魏地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兄弟们做事,人多力量大没错,但是更忌讳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个不小心就是一起完蛋,而且并不利于真正多方面长远发展。

    再加上如今已经投效了大秦,受堂堂左相看重,并且是有着农家的关系,那必须向中枢钻研!

    不想进中枢的官员永远不是一个好官!

    再加上朝廷派系复杂,他们也必须知道朝廷派系的大概情况,这才能不会一个不小心就完蛋。

    如今他们已经打上了中苍的烙印,那就更需要知道许多忌讳。

    这些事儿在成为中苍真正的心腹之前,是不会跟他们多说的。

    同样这也是一种考验,在官场混,派系都搞不明白,这种人没有培养的必要。

    又不是新人新官了。

    那这就需要一个人前往咸阳发展。

    张耳和陈馀肯定留在魏地最合适,那么去咸阳的最佳人选就是刘季了。

    说到底,还是刘季和农家的关系最铁。

    而且只有他们两个在魏地混的越好,那么刘季在农家那里,面子也就越大。

    今时不同往日了,都已经成了大秦的臣子,并且张耳攀上了中苍的路子,那么农家肯定也要重视他们这一伙人。

    至于农家会不会和中苍不对付?

    那不可能,且不说农家敢不敢,如果农家真的和中苍不够亲近,他张耳也没机会成为中苍的主簿。

    现在大梁不缺他张耳这号人!

    多的是想表现的人,出身比他更高贵,家族更强盛的人也是比比皆是。

    中苍让一个和农家交好的魏人成为自己的主簿,除了因为张耳本身的价值,这本身就意味深长。

    张耳再一次感慨,都是命啊,就差了不到一年,可就全然不同了。

    牢牢抓住了机会和关系,才有今日啊,以后只要好好走下去,前途不可限量。

    一个小小的县令,在大秦相国面前算什么?能成为相国的主簿,现在整个魏地,哪怕是郡守也要给三分颜面。

    不,不止是魏地,全天下都是。

    张耳都由衷的感激魏景湣王竭力反抗,真要是和和平平的就投了,他还真没机会了,起码不可能比现在发展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