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一十五章 等待契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六百一十五章 等待契机 (第2/3页)

死去的平民往往更加数不胜数。

    被官府夺去粮食供应战争而饿死,和死在战场上,这两种死法孰好孰坏,还真是难言的紧。

    安宁,和平,稳定,这就是乱世中的百姓最渴望却不可得的奢侈。

    而现在,嬴政为他们带来了。

    民心,可定。

    在燕赵韩各地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周边的魏国,楚国,也会看得到。

    首先确实是事实。

    其次、

    嬴政会积极传播!

    大秦,就是文明与和平,繁荣与安宁的灯塔!

    对于舆论的重要性,嬴政从来都是放在第一位的。

    有五分的好,要吹出十二分的好,而且要宣传的人尽皆知!

    只有如此,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才会箪食壶浆,夹道欢迎大秦天军去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舆论的武器用的好,可胜过百万大军!

    不过虽然在逐渐融合,一切稳中向好,也并不意味着真的一切都很顺利。

    韩国和燕国还好。

    韩国毗邻大秦,是对大秦的变化看的最清楚的,再加上数十年蚕食,韩安也是个懂事的,积极宣传配合韩人融入大秦,遵从圣君领导,融合相对顺利。

    燕国也还好,毕竟燕国王室实在丧失了人心,而燕国原先的体制在大秦的冲击下,对比差距太大。目前大秦在燕国不只是没有统治收益,还一直在投入人才物资扶持,燕国百姓是切实可以得到好处的。

    秦燕两国又一向交好,没什么仇恨,融入也是比较顺利。

    主要问题点还是在赵地百姓。

    还是赵国。

    长平之战的仇恨不过三十年,这仇恨依旧还未曾消散,这刻骨铭心的深仇大恨不是那么容易消散的。

    哪怕嬴政那么经营自己的名声,和嬴馨联姻,立嬴馨为后,几次三番援助赵国灾情,携手念端给赵地百姓带去更好的生活,甚至收下赵王后安抚赵地百姓。

    但是,人这种生物,恩情也许忘得快,可是仇恨,实在不是那么容易忘记的。

    如今赵地百姓,许多人心中依旧是排斥大秦,哪怕已经是秦人,可还是排斥。

    倒不是怀念旧国,旧国也没什么值得怀念的,只是单纯的排斥。

    倒也不至于造反,但是这种消极对待本身就是隐患,也会大大拖累融入大秦的进度,甚至某些人会成为暗地里策划谋逆之人的武器。

    尤其是代地。

    雁代之地民风彪悍,半农半牧,又常年在李牧的管理下,相对独立。

    李牧被杀,他们憎恨赵王室,但是并不意味着就喜欢秦王室。

    在他们看来,一笔写不出两个赵,秦赵一家人,那是一丘之貉。

    雁代之地对融入大秦是最缺乏积极性的。

    如果只是依靠时间的力量,这需要太久的时间了。

    对此,嬴政期待的契机马上就要到了。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现在枣给的够多了,需要给点大嘴巴子了。

    不挨毒打,那是不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