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七十七章 徭役(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五百七十七章 徭役(上) (第3/3页)

劳动,但是伙食会好一些,饭食也会增多一些。

    再就是正卒之役。

    成年男子在所属郡县作为地方兵,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这就是正式兵了。

    会有少量的粮饷。

    而且兵员类型会因地制宜多种多样。

    凡是成年男子一生要服够两年的正卒之役,可以陆续服役,但是自二十岁开始,每年最少不能低于一个月。

    其中精锐会挑选出来去屯卫京师和戍守边防,这种就会有着不错的粮饷收入,现在大家主要抢的就是这种类型的兵役。

    诸国的中坚力量也都是类似于这种精锐。

    这种的属于职业士兵了,这种屯卫京师和戍守边防的兵卒往往可以立功得爵,主动退的实在不多。在军中的发展前景很明显是最大的,一步步可以做军官,而且到了一定地步,也可以选择转为地方官员。

    爵位低的退伍回乡后也会优先被委派为当地亭、里一级的吏员。

    其中精锐中的精锐,身家清白就会被吸纳为宫廷禁军,也就是王卒,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秦锐士。

    这是王室最硬的枪杆子,这种就是待遇最丰厚的了。装备最好、吃的最好、粮饷最多、立功机会最多、时常有赏赐、还有休沐时间,时间长了还可以把户口挪到京畿地区附近,接家人来定居。

    王卒基本都有爵位,退伍后到地方回家乡往往是三老级别的核心基层骨干。

    嬴政自继位开始,大力在军中推广读书识字运动,培养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人。军中本就服从性高,再加上经过战阵厮杀,差的也就是读书识字了,只要会认字,再加上忠君教育,道德教化,那就是最适合的基层官吏人员。

    嬴政在对士卒上面从不抠门,钱不花到枪杆子上花哪去?

    除了在军中的待遇,也解除了士卒的后顾之忧,凡是在军中服役身亡的,尤其是战场搏杀牺牲的,都有厚重的抚恤金,立的功全部算到他家人身上(按照大秦的继承法来),他的爵位也会由家人继承,还有丰厚的赏赐以及相应的免役福利。

    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最现实的道理,但是怎么让枪杆子跟你走是个技术活。

    待遇不到位,不免了生前身后之忧,谁心甘情愿给你卖命?

    权力永远是自下而上的!有人服从命令那才是皇帝,没人服从那就是狗脚朕。

    无论谁手下有十万忠心的百战精锐,他的话都绝不会有人敢不认真倾听。

    大秦是典型的王权下乡,对整个国家掌控力极强,靠的就是这些经历过厮杀,服从性强,有着功劳的士卒回乡掌控。

    大秦在郡县以下也有着极其完善的行政体制,县以下置乡,乡以下置亭,亭以下置里。

    乡级:乡有秩(掌管大乡),乡啬夫(掌管小乡),乡佐(乡长官的副官),乡游徼(掌巡察地方、缉捕盗贼),乡三老(一乡德高望重者充任,掌教化),另外还有乡卒(民兵),乡有秩(大乡)、乡啬夫(小乡)(二者都是调解邻里纠纷、帮助政府收取赋税、安排徭役)等掌管下属各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