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一章 采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百二十一章 采购 (第3/3页)

技术。”

    “那里,毕竟是靠这门手艺吃饭,差了可不行。”李峰说道。

    三人从卡车上下来。

    王村长立即上前说道:“辛苦了,三位远道而来,我们采摘工作也快完成,再给我们半个多小时就好。”

    “王村长,你们到底多早起来摘?”周益民看见一地的豆角,不由问道。

    王村长乐呵呵道:“也不是很早,四点钟左右。”

    虽然是比平时干农活要早两个小时左右,不过对于这个年代来说,并不算什么。

    周益民不由竖起大拇指:“厉害,既然都已经摘这么多,先安排一部分人过来帮忙过秤和装车吧!”

    王村长听见后,连忙说道:“好的,我现在就去安排。”

    由于过称和装车需要的力气都比较大,所以把一些成年男人都叫了过来帮忙,反正摘豆角并不需要什么力气,交给妇女们就可以。

    而且还把村里最大的杆秤都拿了过来,就算称一两百斤的大肥猪都不成问题。

    杆秤是秤的一种,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质量的简易衡器,由木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金属秤锤、提纽等组成。

    手工制作杆秤的工艺在中国流传历史悠久。

    据民间传说,木杆秤是鲁班发明的,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另一种说法是范蠡所制。

    他由一个鱼贩的难处那得到启示先用根竹竿,一边放水筒,一边放鱼,利用杠杆原理发明。

    后来他进行改造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但因为有些商家缺斤少两,便添加“福禄寿”三星,表明,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

    直到20世纪50年代,国家才实行度量衡单位改革,把秤制统一改为10两一斤。

    财务的张怡拿着本子,在旁边记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