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一个故事 (第3/3页)
并没有点东西,反倒是再次打量起赵盼儿来。
而赵盼儿经营茶坊多年,自然看得出几人来头不小,但她并未表现出丝毫怯弱,更任何的着急,就笑吟吟站在一旁等候着,任由刘婉打量。
不过,她心里却有些奇怪,暗暗思索着自己哪里得罪了眼前这位美妇人,因为她明显能感觉到刘婉对她的不喜。
一曲罢了,赵恒仍旧有些意犹未尽:“不错不错,不知是哪位名手拨弦解音啊?”
赵盼儿浅浅一笑,优雅而不失自豪地回道:“是江南第一琵琶名手宋引章,宋娘子。”
“嗯,此曲当赏,让她再来一曲。”
赵盼儿闻言,略带歉意地笑了笑:“客官有所不知,当年钱王太妃聘宋娘子为乐官,因爱惜她的琴艺,特地定下规矩,一日之内,宋娘子只奏三场,如果您还想一听,不妨稍坐,用些我们江南的茶点,待晚些时候,宋娘子还会有一场。”
“放肆。”
赵恒身后的护卫怒喝一声,吓了赵盼儿一跳:“贵客息怒,我们……”
话没有说完,赵恒便笑着摆了摆手:“手下人不懂事,掌柜娘子莫要介意,既然你们有规矩,那我们就先尝尝你们店里的茶点吧。”
听到这话,刘婉把赵盼儿之前送上的茶牌递给了赵恒。
只是一眼,赵恒便不由得的惊道:“一壶桃花饮要一百文?!你们不会写错了吧?一百文,这都能买一斗多的米了!”
赵盼儿却浑不在意地嫣然一笑:“客官,此境、此情、此乐,难道是能以钱计算吗?不过妾身敢打赌,您只要试过这桃花饮的味道,就不会这么想了。”
“会不会这么想,还得喝过才知道,就要这桃花饮。”
“那客官稍等片刻。”赵盼儿一笑,匆匆下了楼。
没一会,她和孙三娘便上了楼,一人端着茶水,一人拎着一个精美的食盒。
赵恒见那白瓷粉水极为雅致,上面还漂浮着几瓣桃花,他不禁抽了抽鼻子。
“真有桃花香?”
随后,他又拿起茶盏,轻轻品了一口,顿时双眼一亮,转头对刘婉笑道:“味道不错,你也尝尝。”
刘婉也端起茶盏喝一口,点点头:“确实不错,这桃花饮倒也值这个价,若在悠然居,估计得卖两百文。”
赵盼儿笑了笑,拿过孙三娘手中精美的食盒打开,里面端端正正放置着四枚点心,一枚作桃花样,一枚作桃叶样,另外两枚则各做桃子和蟠桃样,下面各自标着桃夭、笑春风、春水生、晚更红的小签。
“有饮无果,正如有琴无酒,乃是人生憾事,二位不妨再试试鄙店的桃花茶果。”
赵恒随手拿起两枚果子,递给刘婉一个,自己吃了一个,随后点了点头,笑道:“味道不错,比宫里的御厨也不差。”
赵盼儿盈盈笑道:“鄙店的孙娘子,乃是南唐宁国节度使的后人,这些茶果,得自小周后亲传。”
赵恒一愣,笑道:“想来这茶果也不便宜吧。”
“一盒三百文。”
赵恒又是一愣:“就这么四枚糕点,就要三百文?”
“先生,这果子的用料有价,但手艺却是无价的,您方才也说了,比宫里的御厨也不差,三百文您能吃到宫里御厨做的果子吗?”
赵恒一乐:“我不用钱,也能吃到。”
赵盼儿一噎,随即笑道:“看得出来,您二位身份高贵,必是人中龙凤,但您二位可以吃到御厨做的东西,其他人却没有您这个机会,何况购买我们店里的果子,还能额外听到宋娘子的琵琶语,只是宋娘子喜静,所以每回最多只能有十位雅士入内听曲,可惜今日您来的晚了些,只能明日请早了。”
赵恒一乐:“若是我多买些呢?”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赵盼儿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严格限制每日听琴的人数,所以每日除了让宋引章弹三曲之外,只接待十位客人听曲。
重新开业这几日,对谁都没有破例。
赵盼儿柔声说道:“所谓机缘,不在先后,而在时机,不是您买多买少的问题。”
听过赵盼儿一番话,刘婉对她高看了一眼,脸上也有一点点笑意。
“你这套营销手段倒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