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章 刘婉松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28章 刘婉松口 (第2/3页)

点了点头,扫视了一圈,笑道:“这几天店里的生意不怎么好吧?”

    “岂止不好,根本就没生意。”孙三娘叹道。

    赵盼儿则疑惑道:“殿下,您怎么知道?”

    “这还要问吗?看也看出来了吧,要知道在东京城,这个时辰可是茶客最多的时候,可你这里连一个客人都没有。”

    赵盼儿愈发苦恼,满脸愁容道:“我们正愁这事呢,殿下,你们东京人是不是不喜欢喝点茶?自从我们参加银瓶的婚礼后,来我们这里的客人就急转直下,就算是进来的客人,也都是随便点一碗散茶,喝完就走,再这么下去,这茶坊只怕开不下去了。”

    赵衻摇了摇头,笑道:“这就是你们没有调查清楚,东京人不是不喜欢喝点茶,反而很喜欢喝点茶,尤其是那些文人雅士,很多时候都没能一喝喝个半天。”

    “那我们这里为什么没人?难道他们不喜欢我们的糕点,可前几日我明明听他们说我们的茶水和糕点都很好吃啊。”赵盼儿一脸疑惑:“还有,我最近才发现,这条街居然没有酒楼,也没有食店,这实在是奇怪。”

    “你这是把我当包打听了啊。”

    赵盼儿忍不住一笑:“不敢不敢,殿下您可知道原因。”

    “知道,但我相信你能想出来。”

    “我们刚开业那两天,生意还是很好的,可几天后,生意就一落千丈,这两日更是连客人都见不到。”赵盼儿沉吟着,突然想到什么,问道:“殿下,前几日是不是什么重要节日?”

    赵衻点了点头,转头看了眼双喜,双喜会意,笑道:“赵娘子聪慧,在这附近有一座观音庙,你们茶坊刚开业那两天,正值佛诞,所以香客众多。”

    “原来如此。”赵盼儿恍然,这才明白之前生意好,并非她眼光独到,只是吃了佛诞的红利。

    “那为什么这几日少有客人,还都是点一些散茶,且匆匆忙忙的。”

    双喜继续解释道道:“因为这里是马行街,马行街虽然也是城内热闹的街道,但东京的街道都是以行当来分的,因此马市和马贩子都云集在此,东京人从小就知道,药巷局里买生药,潘楼东头置买衣裳,如果想喝茶的话,就得去茶汤巷。”

    赵衻接过话头:“平日在马行街出入的基本都是马商,他们没有文人雅士那么时间,只想尽快喝完茶去办事,所以你们的茶铺的茶水果子都算得上东京城中的一绝,但在这里却很难吸引到客人。”

    赵盼儿脸色不断变化着,最后叹息道:“原来是这样,是我的问题,没有调查清楚。”

    赵衻点点头,又摇摇头:“确实是你的问题,但这并非你最大的问题,以你的聪慧,其实只要给你一点时间,这些问题你就能发现,所以你最大的问题是,你太心急了,人一旦心急,就会忽视很多问题,归根结底,不是你能力不行,而是太急于证明自己。”

    赵盼儿沉默不语,因为她觉得赵衻说的对。

    她确实太急了,急于证明自己可以带着宋引章和孙三娘在东京生活得好,同时也是想用开茶坊来让自己忙碌起来,快速忘记那些难过的事情。

    “现在你知道了缘由,准备怎么办?是继续在这里做下去,还是去茶汤巷,重新租一个铺子,从头再来?”赵衻有些好奇的问道。

    赵盼儿想了想,咬牙道:“我就不信,马行街开不好茶坊。”

    作为江南鼎鼎大名的卖茶文君,她对自己是有信心的,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她身上已经没多少钱了。

    虽然她的积蓄已经送来了东京,可还掉赵衻之后就没剩下多少。

    不用想也知道,茶汤巷的铺面租金不便宜,她身上钱肯定不足以支撑重新开始。

    “有自信是好事,那我就坐等赵老板的生意再次红火起来。”

    “我一定能让生意红火起来。”赵盼儿一脸坚定,随后问道:“殿下,你们要点什么?”

    “看着上吧。”

    招待完赵衻一行人之后,赵盼儿就下定决心关闭了茶坊,然后开始了重新装修。

    对于赵盼儿的决定,孙三娘和宋引章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非常支持赵盼儿。

    就这样,刚开业没几天的茶铺迎来了歇业。

    赵氏茶坊一关就是半个月。

    赵盼儿和孙三娘她们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分批次去了茶汤巷调查了下情况,了解了一下东京人的喜好,对于各种茶饮和果子的价格等等,都做了详细的记录。

    根据这些打探到的消息,她们还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己会的茶饮和果子糕点,决定挑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