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韩王之威 (第3/3页)
条件,主战派态度缓和了不少,赵恒和主和派的官员更是十分满意的,毕竟天朝上邦这个称谓,实在是说到他们的心坎上去了。
唯有赵衻一脸嗤笑,淡淡道:“回去告诉李德明,他是什么心思,本王一清二楚,每年的朝贡只会增不会减,更别说免掉朝贡。
别以为你们暗中联系辽国,本王不知道,本王是什么样的人,你应该清楚,你们若是敢联合辽人入侵我大宋,本王拼得放弃抵抗辽人,也要先灭了你们夏州。
回去告诉李德明,他若胆敢再觊觎那两州之地,本王不介意再去边关吃两年苦,到时,本王要的就不是两州之地,是让你整个党项一族鸡犬不留。
大宋没有给异族狗崽子的饭食,带上你的人,滚!”
听到带着浓浓侮辱之意的滚字,王旻没有丝毫怒气,反而长松了一口气。
“是,殿下之言外臣一定带到。”
言罢,他又朝赵恒行了一礼,才带着其他人退出紫宸殿,却不想被赵衻给叫住了。
“本王说的是滚。”
一个使臣实在受不了了,色厉内荏道:“韩王殿下,你别太过分,我……”
“你想死吗,闭嘴。”王旻低喝一声,一脸谄媚的笑道:“韩王殿下,我们这就滚,这就滚。”
然后一行五人,真就滚出了紫宸殿。
这一幕,让赵恒和朝堂众臣震惊不已。
他们都知道赵衻边关大败定难军,把定难军吓破了胆,但没有亲自见到,终究难以体会,而此时他们终于感受到了什么叫做韩王之威。
突然,殿外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紧接着,就是激动的喊声。
“韩王殿下威武。”
殿外的兴奋情绪,也感染了殿内的朝臣,虽然没有想禁军那般大吼大叫,但每个人都流露出了激动的笑容,哪怕主和派的官员也一样。
赵恒高坐堂上,看着下方的儿子,满脸的骄傲,随即神情一敛,责问道:“韩王,朕让你主持谈判,是让你这样谈吗?两国交兵都不斩来使,你此举置我大宋颜面于何地?”
“父皇,您就说爽不爽吧?”
“爽,当然……咳咳。”赵恒赶忙以咳嗽止住后面的话,有些担忧道:“他们不会真联合辽人出兵犯边吧?”
真怂啊。
赵衻叹了口气,无语道:“父皇,您放心吧,李德明不敢,要不是他最近两年老实,您又不敢对他出兵,血衣军都已经将定难军灭了。”
赵衻的话仿佛有魔力一般,一下就让赵恒悬着心安定下来,笑骂道:“你小子,怎么跟朕说话呢。”
赵衻呵呵一笑,沉吟道:“西北边的党项人现在不足为虑,倒是辽人那边有些麻烦,李德明敢明目张胆派使团前来我大宋打劫,恐怕辽国那边会有动作。”
如果说党项人只是疥癣,那么辽人就是心腹大患。
朝野上下,大部分人都对辽人充满了畏惧。
所以赵衻这话一出,又让赵恒和主和派官员忧心起来。
而这时柯政站了出来,给大家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官家,老臣以为,辽人暂时不会撕毁盟约,不过以防万一,老臣愿往边境镇守。”
赵衻正要说话,却被赵恒抢先了一步:“爱卿老成持重,确实是合适的人选,朕允了。”
早就对柯政厌烦了,现在柯政自请去边关,赵恒自然乐得顺水推舟。
不过柯政是文人,让一个文人镇守边关实在不像话,所以赵恒又挑了一位主战派的老将,商议了一番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犯边一事,才宣布散朝。
这次赵衻没有再去慈元殿,而是跟着柯政和一众武将出了宫。
皇宫外,双喜和刘晟已经在车架旁等着了。
他们不知道赵衻什么时候出宫回府,所以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宫外守着。
早上来,晚上回去。
“见过诸位大人。”
二人先是给诸位朝臣行了一礼,才转头看向赵衻道:“殿下,咱们回府吗?”
“不回,去悠然居,给老师和折老将军践行。”
没错,抢到镇守边关的,是折氏一族的人折御铵,是天波府杨家折太君的族兄。
眼下,杨家将是抵御辽人的主力军,与杨家有着姻亲关系的折家人坐镇边关,是最合适的人选。
除了柯政和折御铵两位上了年纪的之外,还有杨家的杨文光,以及曹家的几位年轻人,也会去边关。
所以从宫里出来的时候,赵衻提议大家一起去悠然居聚聚。
毕竟此番一别,没有个三年五载,只怕难以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