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4章 天诛唐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354章 天诛唐贼! (第1/3页)

    从地下停车场直接乘电梯上到顶楼,走进活动现场的石原慎太郎并不清楚之前发生了什么。

    作为高级官僚,他推辞参加「世界文学里的东京」,是因为有其他他认为更重要的活动;而突然又出现在这里,是因为之前的活动提前结束了,而「三爱大楼」就在附近,所以临时起意过来露个脸。

    毕竟他还是自矜作家这个身份的,与年轻作家其乐融融一番,也能增加自己在年轻人当中的支持度。至于现场来了哪些作家他并不清楚,也并不在意。

    他在乎的就是抓住机会累积自己政治声誉的机会。

    所以走进现场的他只听见一个年轻的东亚作家引用了自己作品的书名,然后又看见这个年轻人把手稿洒得一地都是。

    因为距离颇远没看清台上人面目的石原,还以为这个年轻人是自己的崇拜者,毕竟张潮最后三句话不联系前文就是极为普通的文学宣言。

    石原的脸上浮现出笑容,想不到今天还有年轻人在读自己的文字,好像还是个中国作家,就准备上前与他握手。

    但媒体嗅觉敏锐的石原还是很快察觉到了不对劲——记者们竟然不顾现场工作人员的阻止,纷纷涌向自己。

    虽然自己是东京都知事,但绝不至于让记者们如此狂热,一定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

    “石原先生,刚刚中国作家张潮评价您是「政治男公关」,请问您有什么看法?”

    石原:“纳尼!?”

    “石原知事,张潮说您的执政让东京失去了文学上的魅力,导致「世界文学正在失去东京」,您觉得他讲的有道理吗?”

    石原:“纳尼!!??”

    “石原知事,您突然来到现场,是因为听说了张潮对你的批评,特地前来与他辩论的吗?”

    石原:“纳尼!!!???”

    这时候石原才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事发仓促,毫无应对的头绪,又不能掉头就走,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不过很快就有人替他解围了——讲台上那位年轻人迈着轻盈的步伐,拨开层层的人群,径直来到他的面前,伸出了因为经常打球而显得骨节分明的大手:“石原先生,下午好,我是张潮!”

    石原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比自己高上大半个头,一脸风华正茂,眼神并没有挑衅的神色,只有平淡如水的静谧。

    拒绝握手,看似折了张潮的面子,却也显得自己的气量狭窄——虽然石原并不以宽宏大量著称,但这种情势下只会被认为是一种逃避。

    握手,又显得自己心虚,仿佛认同了张潮对他的批评——虽然还不知道「政治男公关」这个比喻的来龙去脉,但肯定不是什么好话。

    关键是记者们的镜头机位也对自己不利——自己几乎是正面面对镜头,而张潮则背对或者侧对镜头,身高又高过自己一截,拍出来的照片肯定是张潮居高临下笼罩着自己。

    不过石原不愧是经验丰富、老奸巨猾的政客,他侧过身,并没有直接拒绝张潮,而是为张潮让出了身旁的位置,并且做出手势,表明希望张潮站到他的身边来合影。

    这样既化解了自己的尴尬,又把难题丢给了张潮。张潮要是走过来站在一起,就是标准的后辈觐见前辈礼数;如果张潮甩手离开,那等于把舆论压力接过来了。

    张潮则面不改色,直接转身面向记者,把石原完全挡在身后,对着记者用英语说道:“我和石原知事之间的矛盾,源于文学,却不止于文学。

    不过相信大家现在有很多话想要问他,那我就不浪费大家宝贵的提问机会了。”说罢,闪身到一旁,也不离开。

    现场的日本记者都被震住了。俗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日本人说英国话!”形容的就是日式英语的可怕口音。

    日本人作为“耻感文化”的代表性民族,形成了一种一方面怕口音问题被人嘲笑而不敢开口说英语,另一方面对发音纯正、表述流利的东亚面孔说英语者心存畏惧的扭曲心理。

    张潮的英语口音是许蕊雅训练出来的,又在美国久经考验,即使有些瑕疵,又岂是这些只会“哑巴英语”的日本记者所能轻视的?

    所以一时间竟然冷场下来,大家都用敬畏、惊疑的目光看着张潮,似乎这时候才突然想起来眼前的中国年轻人,不止在他的祖国享有盛名,还是美国文化界的宠儿。

    尤其是“Me Too!”运动在美国方兴未艾,张潮的头像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